重申改制的目标
在改制之初,我们曾提起我们的目标,首先,是要改掉、翻掉基督教传统聚会的方式。其次,要让众弟兄姊妹在聚会中都有尽生机功能的机会。第三,要托住常聚会的弟兄姊妹,也要恢复久不聚会的,还要带进新人。这样,召会才能繁殖并扩增,主的恢复才有前途。同时,我们才有可能在几年之内,福音化台湾。关乎这些点,我们实行至今,不能说太成功,但总是看到了一点苗头;可以说是有进无退,有增无减。
改制不是容易的事
改制的事既是要汰旧换新,这就涉及人的习惯和感觉。在人这一面,都是习惯旧的。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是习惯、喜欢旧的;新的总是很难上手,作起事来总觉得不是那么顺。比方,我自己初换西装的时候,就觉得很不顺,总不如已过穿中国衫、中国裤、中国长袍,来得容易和方便。人只要一穿起西装,又是领子扣、袖扣、大扣、小扣的,再是皮带、领带等,一层一层把自己捆绑起来,实在很不方便,很不习惯。然而,我这样一换装后,将近四十年了。至今,要我再去穿中国衫、中国裤,或是再穿长袍,我更是觉得不舒服,不习惯了。可见,习惯会成自然。
对老年人而言,要改一个办法,非常困难。比方,一个家的餐桌位置,通常吃饭时,个人的位子都固定。若是要一个老人家换位子,那是不太容易的事,因为习惯了。虽然每把椅子都一样,但奇妙的是,他非坐那一把不可;因为坐久了,知道那把椅子那里深那里浅,也知道怎样坐会非常的舒服。此外,坐久了也知道椅子靠饭桌的距离,怎样是恰到好处;若是稍微差了半寸,就觉得不舒服,那顿饭也吃的不是味道;若再差多一点,那顿饭就没有办法吃了。
这样形容,是要给众人看见,我们的习惯是不容易改的。所以,要格外同情年长的弟兄姊妹,知道他们要改变以适应新事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改制中,把大聚会改得都看不见了,似乎所有的聚会,聚起来都不是那么整齐,都是零零散散的。然而,我们需要有整体的眼光,看见一切都在过程中。虽然我们的改制,作法上不算完全达到目标,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行,我们可说是有进无退。虽然进步得不尽理想,但总是有进步,人数总算是有增无减。可以说,新路的苗头已经出来了。
不忽略现实的光景
观察我们聚会的情形,首先,虽然我们改制,有了新设定的目标,但我们并没有完全忽略现实。比方,今天全地的国家,无论是基督教或非基督教,都定规主日为例假日,大部分都停工、停课、放假。所以,主日这个日子,大部分的人都是自由的。因此,若是要召聚什么聚会,主日这一天仍是最合宜的。
其次,因着基督教在本世纪,特别是末了这两个世纪,有所谓西风东渐的情形,并且这情形相当的普及,全世界各地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响。譬如主日到教堂作礼拜,或是庆贺圣诞等事,都成了普遍的实行。按真理说,是没有所谓圣诞的;然而,这个庆贺圣诞的事,今天在全地上,不仅基督徒作,连外邦人也学时髦的作,以迎合时代的潮流。所以,众人都学这一个,这自然变作了一个风气。再者,所有的基督徒,都习惯主日作礼拜,大家都用主日这一天,我们自然也无须例外。
主耶稣在地上时,也是利用安息日,甚且还利用会堂传讲福音。祂没有意思守安息日,祂明明地告诉我们,祂来了,安息日就过去了(太十二8 )。祂更没有意思到会堂敬拜神,可是祂却常在安息日,进到会堂里施教,传福音,并行神迹奇事,赶鬼治病。不只祂如此行,甚至使徒们到各地,也是同样的情形。特别是使徒保罗,他出外尽职时,连到外邦之地,都进到犹太人的会堂。这犹太人的会堂,不仅是犹太人在那里聚集,因着犹太人的影响,一班一班外邦渴慕要神的人,也都被带进来了。所以,在犹太的会堂里,有相当多的外邦人,在那里追求神。因此,保罗每到一个城市,可以说凡有犹太会堂的地方,都是他第一个去的地方(徒九20 ,十三5 ,14 ,十四1 )。有时虽是安息日,但保罗不是去守安息日,他乃是利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那个环境,以及那个对象,传扬主的福音。
聚会的安排
一
主日上午的普通聚会
虽然我们改制了,但对于主日聚会,我们仍然很着重的,盼望各处召会,都能在主日有普通的聚会。这普通的聚会,是要讲道给一般人听的,不是平平常常的讲,而是要特别的讲,郑重地讲,讲能让人得益的道,讲能吸引人的道。我们是相当注意这件事的;因为有些弟兄姊妹聚会久了,年岁也高,并不太习惯去分区,甚至小排聚会。这个我们不能勉强。所以为着这班弟兄姊妹,主日总得有一个聚会是为着他们的。然而,这样的聚会不是应付的,乃要郑重其事。至于各会所能作到什么程度,我们只有仰望主。人都是力有所未逮,能作得高,或者不能作得高,作的程度如何,只能照着各地的情形和度量。不过,这个主日聚会的安排是确定的;并不是说改制了,这种普通的大聚会也没有了。
二
真理课程分班的聚会
其次,凡是得救的人,都应该追求真理。召会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15 下),每一个得救的人,都应当认识真理。提摩太前书说,神愿意万人得救,更愿意万人都能完完全全的认识真理(二4 )。所以按着圣经的教训,我们是义不容辞,一定要把主的真理,教导给弟兄姊妹。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吩咐我们,说,“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将他们浸入父、子、圣灵的名里,凡我所吩咐你们的,无论是什么,都教训他们遵守;看哪,我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这世代的终结。”(太二八19~20 )所以这件事,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然而,在已过的情形里,我们实在要承认我们的缺失;我们虽然也注意这件事,但注意的不够周到,不够专切。经过多年的经历,我们承认在这一面,我们失去了不少恩典和祝福。
为着配合改制,我们出版了《真理课程》。这不是平平常常,以基督徒聚会的方式讲一篇道给人听;这乃是以教育的方式,将圣经的真理经过完整的编写,成为有系统的课程。并且可以在召会中,按部就班的一一教导。实行的结果,许多弟兄姊妹都非常喜欢。这个课程有其特点,不是这里敲一点,那里打一点,乃是像教育一样,把真理编成有系统的课程,一步一步的教给圣徒们。
真理的启示是渐进的
当我们来看《真理课程》时,关于真理的启示,有两件事是需要提出来的。第一,这新约二十七卷,到了主后三二五年,在罗马康士坦丁大帝召开的奈西亚会议中,还没有全部被承认。在那次大会以先,被承认的新约圣经,只有二十卷。其余的七卷,乃是到了主后三九七年,在迦太基的大会,那是由各地召会首领聚集的大会,才特别承认的。有许多人在基督教里,作了一辈子基督徒,甚至还不知道新约有二十七卷书。这二十七卷书,乃是到了主后三九七年,才被承认为权威。从奈西亚大会到迦太基大会,其间相隔七十二年。后来被承认的七卷书就是希伯来书、雅各书、彼得后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犹大书、启示录。
今天全地上,无论是天主教、基督教、或是各大公会,都相信在圣经之外,还有一本信经。可以说,在基督教里,大部分的人不只信有圣经,也信有信经。信经是什么?说得不好听,就是教条。用英文说,就是Creed;也就是在奈西亚大会时定规的。那时正好是康士坦丁大帝在位,他发现罗马帝国当时虽然通遍地中海,但因各种族间有许多意见不能统一,他很难在其中掌权。同时,他也发现,在那个领域中最有势力,最能影响人的,就是基督徒;而在基督徒中,最不能合作的,乃是各大解经家与各神学家,他们都是各持己见,彼此辩论、争执。所以,他就以他帝王的身分,下达圣旨,命令所有大神学家、大圣经教师,在主后三二五年,集中到奈西亚开大会。由他在那里作主席,开宗教会议,要众人一起对真理有辩论、有探讨。结果就在奈西亚,在罗马帝国的权威之下,各神学家和宗教家间取得了一个结论。这结论写出来,就成了信经,也就是现今传世有名的奈西亚大会信经。
直到如今,天主教差不多每个主日都要背信经;圣公会和有些团体也是如此。然而,在这个信经里,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七灵。我们都知道,任何一本书,其结论都是最重要的;无论书中讲论什么,或启示什么,总有一个至终的结论。圣经从创世记一直讲论、启示,直到末了,也有一个结论。这结论就在启示录里,说到七灵。所以,圣经这六十六卷书,若缺了启示录,就等于没有结论。
圣灵神圣启示的进展和结论
在创世记开头第一章,讲到神的创造时,说到神的灵复罩在水面上(创一2 )。而后在旧约里,就常常提到耶和华的灵(士三10 ,撒上十6 );说耶和华的灵降在这个人身上,或耶和华的灵降在那个人身上,还有耶和华的灵叫人说话等。到了新约,主耶稣降生前,圣经就提到圣灵,说圣灵临到马利亚,在马利亚腹中成孕(路一35 ,太一20 )。主耶稣在地上,又有在主为人生活中耶稣的灵(徒十六7 )。主从死里复活之后,就有在主复活中基督的灵(罗八9 )。接着,说到耶稣基督的灵(腓一19 )。在书信里,更说到生命的灵(罗八2 ),赐生命的灵(林前十五45 )等。这些都是关于圣灵的神圣启示。
所有的神学家,都承认神圣的启示,不是很快的就形成,就完全出来的;乃是逐渐产生的。如同太阳自清晨升起时,是一点点的放光,一点点的照亮,而后越照越明,直到日午。圣灵的启示到了日午,乃是在启示录里。创世记是一个神圣启示的黎明,从那个时候起,一点一点的上升,上升到了启示录,可说就到了日午,也就是到了中天。
然而,奈西亚大会并没有承认这卷启示录。所以奈西亚大会所制订的信经,是不到日午的,约只在上午十时。他们不只没有启示录,也没有希伯来书。今天,若是把启示录和希伯来书,从圣经中删去,这本圣经就会露出两个大洞。读过这两卷书的人都知道,这两卷书是极为宝贵的。然而,在奈西亚大会时,却还没有承认这两卷书。所以他们的信经,铁定是不完全、不完整的,并没有达到中天、日午的情形。
二十多年前我到了美国,那时主给我看见许多亮光,其中最独特的,就是关乎灵。这是美国基督教界闻所未闻的,对他们许多神学家而言,也是扎耳的。他们听了之后,相当不舒服。许多人在爱心里劝我,在美国不要说这些,这是美国基督徒不能接受的。虽然圣经里有这些,但最好不要讲,因为人不能接受。我告诉他们,若不要我讲这个,我就没有什么好对人讲的,我也不需要来美国了。美国的牧师和神学博士,到处都是,可说是一群一群的,何需我再来说什么。我既来到美国,就有我一定的负担;主既启示了我,我就要排除众议,竭力的传讲,并将这些信息出版成书。
到了一九六九年,那年夏天在俄亥俄州有个特会。在那个特会以前,我从主接受了一个负担,对他们传讲“七灵”。这是我头一次释放关于七灵的信息,使众人大受震撼。信息出去之后,这七灵的话语和亮光,使美国那些对我们传讲灵持有异议的基督徒闭口无言。他们虽然很快的把信经搬出来,但我们指给他们看,信经是主后三二五年制订的,那时还没有承认启示录,也没有承认希伯来书;所以信经并不完全,也构不上神圣启示的日午、中天。这样说明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话说了。
注重真理课程的教育
我们都要受《真理课程》的教育;《真理课程》每一卷有十二课或二十课,都是非常有系统、有讲究的。以一级卷二的第十四课为例,提到没有申言者职分以前有五个申言者,四个是犹太的,一个是外邦的,而后有申言者时代的申言者,其中包括十二个小申言者等。若是我们要把这十二个小申言者,按着次序,背得准准确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者,这十二个小申言者,有许多都讲到主耶稣的预言,这些点我们都要学。虽然名字、要点,读读就忘记,但是忘记不要紧,只要好好去读,丰富自然会进到我们里面。
所以,不要灰心,总要有恒心、有耐心。好比读大学,一定要把四年课程读完。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读完四年大学,和没有读过大学,谈吐就是两样。人读过大学后,说话的态度、举止、表情,给人的感觉都是不同的。所以盼望弟兄姊妹,都要在这件事上努力。
再比方说,三十多年前我们来到台湾时,从外面环境看,实在令人灰心,这里的人无论是谈话或是穿着,各面都让人觉得土里土气。然而,现在情形大不相同,因着政府的经营带领,大学生是一群一群的;几乎大部分的百姓,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智能和潜力都发挥出来了。所以,经济能这样繁荣,社会能这样富庶。同样的,今天我们要让主的见证在地上有路,就非实行真理教育不可。
当然,这定规是个慢工。从外面看,好像没有什么复兴,其实,里面很扎实。多年来,在主恢复的工作上,我们实在不喜欢作奋兴的工作。我们乃是愿意作生命的工作,帮助众圣徒在生命上长大;并作真理的工作,使众人在真理上受栽培。从这两面看,在台北的召会的确作得相当有规模。
三
擘饼聚会
我们除了需要有普通的大聚会,并教导真理课程的聚会外,我们事奉主的人,是不能忘本的,还需要与主交通,常常记念主。所以,每一个主日,我们都有记念主的聚会。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我们都必须学习,常常一同来到主的桌子前记念祂。如同在一个家庭中,总得要记念祖先,记念我们的源头,尽我们的孝道。我们属主的人,总要常常记念主,所以我们也有记念主的聚会;并且我们对这聚会的安排,是非常郑重地。多年来,得救的弟兄姊妹,都非常注意擘饼聚会,常常擘饼聚会到会人数,都超过其他的聚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四
小排聚会
第四种聚会,就是家中聚会,也就是小排聚会。为要翻掉基督教传统聚会的模式,我们非有小排聚会不可。因为一到了小排聚会,就没有仪式,个个都能发言,都能说话,都能作事,都能尽功用。或者是小排,或者是家中聚会,都不要去争辩这些名词,只要让人知道有这么一个聚会。每周都需要有一次这种聚集,最好是在周六。当然,有些弟兄姊妹若是觉得不方便,也可以安排在周中。无论如何,弟兄姊妹在一周,就是七天之内,都要用一个晚上,把家打开为着主,或是小排聚会,或是家中聚会。这可以说是一个基础的聚会,一个基层的聚会。
小排聚会是召会建造的基础。前面所说的那几种聚会,都是需要的,但那些不过是在预备召会建造的材料。普通的大聚会是搜集材料,真理教育是预备材料,擘饼聚会则是维持所有材料里面的新鲜,而真正的建造,乃是在小排聚会里。小排聚会才是召会建造的基础。
五
祷告聚会及其他聚会
此外,还有第五种聚会的安排,就是召会必须有祷告。不仅个人要祷告,众圣徒更应当来在一起,常常有祷告聚会,每周最少一次。所以,我们有这五种各面均顾的聚会:普通的大聚会、真理课程分班的聚会、擘饼聚会、小排或家中聚会、以及祷告聚会。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聚会,如同工聚会、长老聚会、以及各种训练聚会、事奉聚会等。这些我们都不能一律定规,乃要按各面的情形,照各地的需要,由他们自己作决断。
小排聚会是召会建造的基础
这五种聚会,没有一个是可以免的。大聚会是“搜集材料”带进人来;真理教育是“预备材料”;擘饼聚会是叫我们的心向着主,常常火热,“维持材料”的新鲜;祷告聚会是召会在主面前,尽祷告的职事。而后最重要的,是叫召会得建造,能托住弟兄姊妹,挽回久不聚会者,并带进新人的小排聚会。召会能否繁增,全看小排聚会如何;因为在小排聚会中,众人彼此有交通,彼此能照顾,彼此能牧养,彼此有劝勉,彼此能担就。这些“彼此”,就是召会建造的基础。
目前台北市召会,有三、四千位经常聚会的弟兄姊妹。不要说从前只有十位、八位长老,无法照顾得了,即使现在有八十多位长老,也无法照顾得完全。所以,必须全体弟兄姊妹,都在小排聚会里尽功用,都负喂养、照顾的责任。小排聚会不过十个或八个人,因着每周都聚一次,大家都很容易认识,并且能认识得透彻。另一面,因着人富于群性,富有情感,初次见面或许没有什么感觉,但聚来聚去,就会越聚越有感情。你顾到我,我顾到你;你认识我,我认识你;你知道我的景况,我知道你的情形;你身体如何,我职业如何,大家都能彼此关照,互相顾惜。这样聚起会来,一点也不生疏,并且非常的甜美。
在一个社会里,人都是有社交的。无论一个人地位如何崇高,学问如何渊博,钱财如何盈满,若是把他送到高山,让他一个人在那里独居,也是住不长久的。他还得下山,回到社会中,才能生活下去。今天我们都在召会生活中,更需要知道召会乃是蒙召会众的聚集,既是个聚集,就需要有交通,彼此有往来。我们都能见证,今天这个地上若是没有召会,我们的生存也没有什么意义。
有的老人家仍然天天走路、跑步,操练身体,好叫自己能够依然活动自如。有的则是什么也不作了,身体不动,脑子也不用,结果越来越不能动,越来越退化;有时甚至出门后,就忘了回家的路。这说出我们这个人不能停止活动,停止操练;无论是身体或头脑,总是越用越灵活,越操练越刚强。
以我自己为例,我一讲道就是一两个小时,身体一点不觉得累。若是不让我讲,我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以我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若是叫我什么都不作,也不讲道,我可就要生病了。我常常在讲完一篇道后,回到家一觉到天亮;都是睡得平平安安。我现在作的工作,至少比十年前加了一半。为着维持身体的健康,我天天勉强自己走路,常常一走就是半小时;我若是不走这半小时,是不会有力量的。所以,人活到八十,若是没有事作,没有目标,可能就真的会休息了。人的头脑和身体,的确是需要运用的,千万不要因年岁长就停止。所以,不要太早退休,太早退休会把人报废掉。我们一定要让自己能继续不断地工作;这需要我们有正常并够多的操练。
今天我们这个正常并够多的操练,就在小排聚会中;我们的力气要用在小排聚会里。一个小排聚会,人数最多不可超过十位,七位、八位是最合宜的;若是超过十二位,就需要分排。我们知道人是有群性的,当人成群的在一起时,就不容易分。开始时,众人是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渐渐的,大家越聚越有味道,不仅彼此相识,彼此相顾,还能彼此挑旺,越烧越热,直烧到十二位、十五位、甚至二十位。这时,一提到分排,大家都舍不得,都觉得为难。
然而我们必须知道,不分是不会扩展的,所以一定要分排。我们不仅盼望家家都有聚会,并且这些聚会能越聚越旺,到一个地步,都可以分排;并且越分越多,至终每位弟兄姊妹的家,都是一个小排。有一个社区的公寓,连着五户都是我们弟兄姊妹的家,听说那里人才济济,我们何等盼望,那里就有五个排。若是这样,就能照顾整个社区的人。
在召会实际的建造上,排是不能放弃的,排有排的用处。我们在改制之初说过,我们现在所作的一切,都是试作,因为这个新路,我们没有走过。我们乃是带着如履薄冰的心情,走走看,试试看。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试作,我们觉得很不错。特别是到了现在,几乎弟兄姊妹家中都有聚集。然而若是没有小排,他们仅仅和家人有交通,那是不够的;还需要家与家之间,至少三个家来在一起,成为小排。所以,我们不仅有家的需要,更有小排的需要。
按着各地实际的情形定立聚会
盼望每个会所,主日上午都有普通的大聚会,也有真理课程,而真理课程铁定要分班,并且要按着班次上课。关于擘饼聚会,最好还是分区作,以目前的情形,还不能家家都有这种聚会。当然,若是根据圣经,使徒行传告诉我们,圣徒们挨家挨户擘饼(二46 )。事实上,那时的挨家挨户擘饼,是天天的,他们可能每餐饭前都先记念主,然后才吃饭。当时基督徒的热忱,可说是达到了沸点。今天,我们定规每主日擘饼,也是有圣经根据的。虽然徒二章说到,圣徒是天天在家里擘饼(46 );但到了二十章,是给我们看见,七日的第一日,众人同来聚集擘饼(7 )。逐渐的,这就形成了一个规模。
有些年长的负责弟兄,可能在这一点上就过不去,因为和过去相比,从前擘饼都是需要得救的人,经过正式介绍,才可以擘饼;况且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随便在家里擘饼,也不能随便分出一个擘饼聚会。这一切都得经过长老聚会的交通、祷告、讨论,定规之后,才可以实行。几十年过去,现在我们转到这个地步,这是他们无法释怀的。
其实,一面我们是转了;另一面,我们并没有转。我们都知道,真理是不容稍微改变一点的,实行上却是可以。比方,我们生来就是个中国人,穿了大半辈子中国褂、衫,到末了却改穿西装。然而,衣服改了,我们这个人并没有改。民国初年,许多在乡村里的孩子,仍然扎着小辫子;后来环境改变了,人人都开始剪掉小辫子。虽然发型改变了,但他们那个人并没有改。
所以,关于擘饼记念主的事,或者集中在会所,或者在家里,都是可以的。这都不必太硬性定规,让各处圣徒,自己衡量他们当地的情形,如何方便如何就好。比方有位弟兄交通说,因着他们那一带的圣徒,大都是散居的,若是集中在一起擘饼,人数会少;所以,只好一个点一个点的有擘饼,这样人数反而多一些。这都可以照各地的情形定规,不需要一致的实行。
以祷告聚会而言,也是同样的情形。一面,弟兄姊妹若散在各处祷告,可能祷告会没有力量,反而到会的人数少。然而,若是集合一起,太多人在一起祷告,人人尽功用的机会又不多。所以,可以衡量现实的情形,先分作小区祷告,然后,或者每个月,或者多久,再集中一起祷告,这些都没有硬性的定规。比方台北市召会,有这么多的会所,我们无须在聚会时间上,求其整体一致的规划,可以让各会所,按各地实际的情形定规。
按目前的情形,有一些小排,还不到成熟的阶段,还不能把圣徒一个个都分到各家。然而,我们也不能借口说,既然不用分到家里,我们就可以仍然一起聚集。我们所以有排聚会和家中聚会,其目的,首先是要制造机会,让众弟兄姊妹在聚会里都说话,都尽功能。第二,是要开发机会,让众人彼此相顾、照料、牧养、托住、挽回,并且能带进新人。这是我们的目的。在这原则下,若是一分排聚会,大家就散了,不如暂时不要分,再等一段时间。
家打开有聚会,无上蒙福的路
我要奉劝弟兄姊妹,我们既是个得救的人,最蒙福的一件事,就是把我们的家打开,为着圣徒,为着主。我们是属主的,我们所敬拜的乃是活神,所以我们都当为着主在地上的权益。在主的恢复里,所有弟兄姊妹都是诚心爱主,诚心接受主,诚心要讨主的欢喜。因此,我们要彼此劝勉,看见最蒙福的路,就是把家打开,这不仅能使我们自己蒙福,更能使我们的家,我们的妻子、丈夫、儿女、亲戚、朋友、邻舍,都得着祝福。这是非常合乎圣经的一件事。
从新约圣经,我们看见好几个榜样。比方,在五旬节那天,弟兄姊妹一得救后,家家都来在一起聚会。我们相信那不仅是因着有一个需要,更是因着有其好处。若是没有需要,没有好处,他们不必如此行。他们所以能白天听彼得讲道,受浸完回家后,还把家打开,其中定规是有蒙福之处。
到了徒十章,我们看见哥尼流还没有得救,在他家就已有了聚会;可以说,哥尼流还没有得救,家里就有小排了。在哥尼流还没有请彼得以先,他家中就有了聚会。那时,他并不认识主耶稣,也不懂得福音;然而,他从犹太人得着旧约圣经,也知道一点关于神的事,所以,他常常祷告。据此,我们相信,他在家里有时也会和家人坐下,一同谈论神。这就是家中聚会。等到天使向哥尼流显现,叫他去请彼得,他就遵命照办(5~8 )。在彼得未到以先,哥尼流在家早已预备好,不仅是把家打开,他也把亲属密友都请了来(24 )。那时哥尼流还没有得救,这是他正式的一次家中小排聚会。等到彼得来了,传讲福音之后,立即哥尼流全家都得救了。
当彼得走了以后,哥尼流家那里没有召会,难道他们就不聚会了吗?那时他们既没有所谓年长弟兄,也没有带头弟兄,怎么办呢?我们要信带头的是哥尼流,年长的也是哥尼流,不言而喻长老就是哥尼流。可以说,作执事的是哥尼流,去探望的也是哥尼流,照顾人的更是哥尼流,这是圣经的榜样。按规矩,我们每一个得救的人,得救之后都该如此。这个事例给我们看见,他们是连老带少,全家得救。不仅如此,我们相信在哥尼流家,他们家人受浸后是不会停止聚会的。在使徒时代初期,就有这个家打开的味道。
再者,还有一位卖紫色布疋的吕底亚,也是全家得救受浸(徒十六14~15 )。她不仅自己受浸了,我们相信她也是家打开有聚会;因为保罗在为她这一家施浸后,不久就离开了,保罗并没有力量顾到他们。吕底亚家是在腓立比一带,那时那里还没有召会,所以,定规是他们在自己家中开始有聚会。
再举例来说,在腓立比有位弟兄,原是个禁卒,当保罗向他们全家传福音后,他们全家人在那一天都受浸了,并且非常喜乐(30~34 )。然而,保罗还是需要离开他们。我信这个禁卒的家,在保罗走后仍然有聚会。我也相信,腓立比召会是从那里开始的。腓立比召会是全新约里,相当好的一个召会。所以小排聚会是相当重要的,从家里开始有小排,这个召会一定强。
我们虽然都得救了,但有时也会冷淡。若是家里有聚会,至少一周中有个聚会,能帮助并限制我们,那对我们是何等的保守和祝福。在我们家里有聚会,那会帮助我们的儿女,帮助我们夫妻彼此,即使要吵嘴,家里有聚会那一天,也会收敛一些,总不是那么方便说吵就吵。这就是一个保守,一个莫大的帮助,使夫妻间能彼此受约束,这是有很大的价值的。所以,家打开有聚会的好处太多了。
我们在主面前应该觉悟,我们失去了太多蒙恩的机会,也亏欠我们的亲友、邻舍太久。若是我们家打开聚会,时日久了众人都会知道,偶尔也会来看看。若是我们信主三、五年,但家里从来没有聚会,我们的亲友邻居,只知道我们总是往会所跑,周六、主日跑得更多,但他们从来不知道我们在作什么。若是我们家里有聚会,渐渐的众人都知道,甚至可能有时,他们来到我们家中,碰巧我们正好有聚会,人一听见福音的话就得救了。所以我们家打开有聚会,只有福气,只有益处,绝不会有亏损。
在家中聚会也可以学唱诗。有时,我们到新得救的弟兄姊妹家中,他们不会唱诗,若是我们也不会,那个聚会定规若有所缺;我们最多只能陪着他们读一读,那是很可惜的。今天各学校几乎都会教一点音乐,尤其简谱发明后,歌唱应该更容易。我们若肯慢慢的学,久而久之,曲调就唱出来了。这些我们都可以试着去作。
此外,为着家中聚会的需要,家里可以多预备几本圣经。若是有一天,孩子们拿着圣经翻翻玩玩,他们在玩玩读读时,忽然读到一句:“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提前四12 )或许他们就受了影响,希奇圣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圣经也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太十九14 )孩子们虽是将圣经读着玩,但主极有可能借着这些话,叫他们觉得主耶稣真是爱他们。所以,我们总要将圣经预备着。尽管每一周我们家里的聚会,都聚得不太像样,但我们把家打开聚会就是蒙福的。
有的弟兄姊妹,虽然在职业上相当忙碌,但无论如何忙,我们都要看见旧约给我们的一个原则,就是神绝不喜欢人七天都在劳苦。神愿意人六天劳苦,然后有一天要停下来。停下来作什么?停下来,想想祂。在旧约里,人是先想念神是创造主,以后等以色列人出了埃及,神就吩咐以色列人要守安息日(出二十8~10 )。在安息日这一天,以色列人不只想念神如何是造他们的主,还要想念神是救赎他们的主;并要想念神当初如何把他们的先祖,从埃及救出来,带他们过红海,经旷野,一直到进入迦南美地,享受那地的丰富。以色列人都要想念这个事实,这是很有益处的。
今天我们信主的人更当如此行。我们都知道一天有二十四小时,人最多只能作工十小时或十二小时;工作时间若是太长,对身体并不合宜。所以,我们都必须有一个空闲的时间,好好的散散心、散散步,用世上的话说,就是有些娱乐和消遣。然而,外邦人一娱乐、消遣,就走远、走偏、走了样,甚至会带进许多的罪恶。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的。我们基督徒,都是在主日好好聚会享受主;这是真正合宜高尚的消遣。而后,我们每周有一个晚上,把家打开,让大家散散心,舒解舒解。然而我们并不以别的为乐,而是弹弹琴,唱唱诗,看看圣经,讲讲圣经的道理,说说主耶稣,并作作见证。这实在是蒙福的一条路。
不论是为召会的缘故,或是为我们个人正当地人生,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晚上,把家打开为着主,让我们的亲友邻舍知道,我们是基督徒,是敬畏神的。我们每一周都按着神的定律,有一个晚上在家里,既不出去会客,也不出去作事,只是在家里,和全家人一同谈谈主的事。这不需要任何宗教仪式。我年幼时,我们家里也有聚会,但那是太宗教,太形式了。我们绝不要宗教仪式,而是要很自由的唱唱诗、谈谈圣经、说说主的事给亲友们知道;这是太正当也太有价值的事了。
我们将家打开,可以从晚上七点到十一点,在这四小时之内,让亲友们随时可以来。请想想看,我们若是这样实行,一个家一年之内,至少能带一个亲友得救。即便他们不得救,我们也没有亏欠他们。然而,我们若不如此行,等到我们将来见主时,主要问我们,我们的表哥、姑姑那里去了?我们有没有向他们传福音?那时,我们都要无言可答。这样,我们在主面前是交代不过去的。
各面环境配合适于福音广传
在实行上,召会建造的基础就在于此。这一个家中的聚会,原来只是一家;而后逐渐就有两家、三家联起来,就成了小排。我们今天事奉主,走主的路,这是最上算的路。正因为我们摆出来的不够多,我们里面的宝贝没有显示给人看,所以人无法得着救恩。我们若是把亲友请来,到我们家里坐坐,看看,他们就会觉得,基督徒的确不一样。他们的心会有所感,可能他们虽然没有说什么,但等到他们遇到难处时,自然会想到我们;或者他们有不了解的事情时,也会来找我们。这些都是机会。
我事奉主近六十年了,从来没有看见一个地方,像台湾这样适合为主工作。可以说,各面环境的条件都够,无论是交通、教育、经济等,样样都俱备。现在,我们只要把家打开,按时请人来,把主耶稣传给他们。相信一年下来,我们的人数不只繁增一倍,甚至两倍、三倍都是可能的。我们务要竭力往前。
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六日讲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