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伯记·箴言·传道书结晶读经

第十二周 周二

晨兴喂养

传三11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远安置在世人心里……。

林后四18 我们原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才是永远的。

神……将永远(就是对永远之事的渴望)安置在世人心里……(传三11)。神造人时,将所罗门所称为“永远”的东西放在人里面。这就是说,在人里面有一种对神的渴望,对永远之事的渴望。物质的事也许是可享受的,却是暂时的。

许多成功的人能见证,他们竭力在事业上晋升时,里面就觉得虚空。他们开始领悟,他们在寻求永远的事。他们得着所要得的东西以后,就觉得那算不得什么。这种感觉来自人心里对永远之事的渴望。

照着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知道,每当我们在人生中有所成功的时候,也有虚空的感觉。这指明在人里面有对永远之事的渴望。神已将这样的渴望,这样的寻求,放在人的心里,使人寻求神。每个人,尤其每个有思想的人,里面都有这种对永远的渴望和寻求(传道书生命读经,七至八页)。

信息选读

神按着祂的形像……创造人,并给人造灵,使人能接受并盛装祂。传道书三章十一节……说,神将永远安置在人心里。在这宇宙中的事物,主要的有两类:暂时的事物和永远的事物。保罗在林后四章十八节说,“我们原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才是永远的。”这一节是对所罗门在传道书三章十一节之话的正确解释。智慧的王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远安置在人心里。这与我们人的经历是相合的。一个人无论多么富有或成功,他仍然觉得虚空。人有一个深的渴望,要得着永久的事物,而唯有永远的事物才是永久的。扩大本英文圣经说,在人心里的这永远,乃是“神所栽种,历代以来就在运行的一种要有目的的感觉;日光之下,除神以外,别无什么可以满足这感觉”。我们有一种要有目的的感觉,是只有神才能满足的。唯独神才能满足我们心里这种要有目的的感觉。

神创造人的时候,有三个显著的东西:祂的形像;人的灵,使我们接受祂;以及神所栽种,历代以来就在我们心里运行的一种要有目的的感觉—在日光之下,除神以外,别无什么可以满足这种感觉。雅歌中所描绘的罗曼史,不是从主开始的,乃是从寻求者开始的。一个人成了这样一个寻求者,是因为在他里面有一种要有目的的感觉,要寻求永远的事物。除了神自己,就是基督之外,没有什么能填满或满足这个感觉。许多人认为我们在浪费时间,但事实上我们是在赎回光阴。那些追求短暂事物的人,才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是无事而忙;他们所忙的事,都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在全宇宙中,只有一位是永远的,就是永远的神(神人的生活,六至七页)。

大卫说,人的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诗三九6〕。

神要我们成为无有。神要我们被基督顶替。……我与祂有生机的联结。祂生活、工作,我也与祂一同生活、工作。基督顶替我,借着我活出祂自己(诗篇生命读经,二六八至二六九页)。

参读:诗篇生命读经,第十七篇;神人的生活,第一篇。

今日晨兴/今日纲目/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