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地极─作基督的见证人
作者:周复初,宋高弘
基督在从死人中复活,成为赐生命的灵,将祂自己吹入门徒里面后(约二十22),四十天之久向使徒显现,一面训练他们体认并享受祂看不见的同在,一面讲说神国的事(徒一3)。将要公开升天时,祂嘱咐门徒们:“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8)本节的“见证”,直译为“殉道者”,钦定英文译本(King James Version)译为“见证人”(witnesses)。使徒们关心的是以色列国的复兴,但是主的托付,却是使徒们作祂的见证人。福音书记载成为肉体的基督,在地上独自完成祂的职事,祂将自己作为神国的种子,撒在犹太地。行传则记载复活升天的基督,在诸天之上要完成祂的职事,就必须借着这些在祂复活生命里,带着祂升天能力和权柄的见证人,将祂自己扩展出去,作为神国的发展,从耶路撒冷开始,直到地极,作为祂新约职事的完成。出卖耶稣的犹大死后,使徒们从那常与他们作伴的人中,拣选马提亚与他们同列,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22)。在五旬节时,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来高声说:“这耶稣,神已经叫祂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二32)使徒们作见证的中心,不是耶稣的生平,不是祂的教训,甚至不是祂的死,乃是基督的复活。彼得和约翰叫圣殿美门口瘸腿的起来行走后,他们的见证仍强调“受死而复活的耶稣”。
使徒们受到的反对,首先是来自议会和撒都该人,他们很烦恼的是,使徒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四2)。彼得和约翰受到议会的捉拿和审问时说:“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神叫祂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四10)彼得和约翰宣告,他们是奉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作这事。当使徒受了议会的禁止和恐吓后,就到会友那里去一同祷告。徒四33说:“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使徒们是复活基督的见证人,他们不仅以言语,更以生活行动见证祂,特别是见证祂的复活,这乃是完成神新约经纶的重点──中心点。
保罗也是如此,他在雅典与犹太人和虔敬的人,并每日在市上所遇见的人辩论。以彼古罗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说保罗是胡言乱语和传说外邦鬼神的。这话是因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十七18)。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传讲时,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就有讥诮他的;又有人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22~32)。保罗在亚基帕王前分诉时,述说主的呼召:“你起来站着,我特意向你显现,要派你作执事作见证,将你所看见的事,和我将要指示你的事,证明出来。”(二六16)复活的基督需要保罗作见证人、殉道者,担负基督活的见证。
 
基督在复活里的所是与工作
基督从死人中复活,是使徒们作见证、传扬福音的中心,这见证的内容必定包括祂的身位和工作。关于基督在复活里的身位,新约圣经至少启示出基督在复活里是:复活的初熟果子(林前十五2023)、从死人中复活的首生者(西一18)、以大能标出为神的儿子(罗一4)、神的长子(八29)、复活的人且带着有肉有骨的属灵身体(约二十19路二四38~39)、赐生命的灵(林前十五45)、主灵(林后三18)、在信徒里面的基督(罗八10西一27林后十三5)。
关于基督在复活里的工作,圣经至少启示出,基督从死人中复活,作复活的初熟果子献给神,使神满足(约二十17利二三10~11出二三19)。使信祂的人由神重生(彼前一8),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使新造有新生的起头(约二十1),为着祂的繁殖和得荣产生许多子粒(十二24),生出团体的孩子──团体的新人──包括祂自己作神的长子,以及祂的许多弟兄,作神的许多儿子(十六19~22罗八29)。重建神的殿,使其成为团体的殿(约二19林前三16~17),成为赐生命的灵(林前十五45),将祂自己──圣灵吹入门徒里面(约二十22)。为着祂的繁殖,预备并嘱咐门徒传扬福音,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使教会得以产生(路二四47~48太二八18~19)。
 
历代对于复活之教义的发展
 
初代基督徒神学
圣经中关于基督在复活里的身位和工作的启示是如此丰富,然而,早期关于复活之教义的发展[1][2],却偏重于末世论,讨论信徒的身体如何复活,而有关于基督复活之教义,仅在于讨论“基督复活”如何是信徒身体复活的先型。例如,教父学者凯利(J. N. D. Kelly)在《早期基督教教义》一书指出,在第二世纪,“初代基督徒神学中,末世盼望有四个重要的时刻:基督再临(即Parousia);复活;审判;和结束现今世界的灾难。在初期,它们随便而未深思的被放在一起,无人想研究其影响,也少有人去解决它们所提出的问题。”[3]以下将摘要的引述该书中所记早期教父们的观点。十二使徒遗训中说:“基督再临之前,死人将要复活。”[4]伊格那丢(Ignatius)指出:“基督复活是信徒的先型。”[5]巴拿巴书(Barnabas)指出:“救主复活是要废除死亡,并且是我们也要复活的证据。”[6]革利免(Clement of Rome)也教导:“基督复活是我们复活的先声。”[7]凯利对革利免的观点评论说:“这是早期的理性论点,要辩明复活的可能性,后来这个论点成为一个模范。”[8]凯利也指出这些“复活的可能性”的辩明,“可能是被幻影派和灵智派反对真有复活的态度激出来的”。 [9]
 
第二世纪中叶
到了第二世纪中叶,游斯丁(Justin)教导:“根据旧约的预言,基督在成为肉身时,是以卑微的姿态来到,祂还要与天军在荣耀中再临;那时死人,不论善恶都要复活。”[10]凯利指出:“在讨论复活时,护教者强调其合理性。”[11]譬如他提安(Tatian)和提阿非罗(Theophilus of Antioch)认为:“比起人从无生命的物质之中产生,死人复活并不见得更希奇。”[12]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辩称:“神使死人复活,这与祂的知识、能力、或公义皆不冲突。”[13]跟随护教家的伟大神学家,如爱任纽(Irenaeus)和特土良(Tertullian),基本上所关心的,乃是维护传统的末世论,反抗灵智主义。爱任纽认为救恩必须影响全人,包括身体和灵魂。神的能力足以实现复活,因祂从起初造人的身体[14]。特土良指出:“自然界中有周期性的更新,这彰显出神的能力,这能力保证将来有复活。” [15]
 
复活与基督徒神化
凯利也指出:“讨论末世论中,有一个题材──基督徒神化(deification),与他们的教训交织,对日后的神学有重大的影响。根据这一点,基督徒最后的盼望,包括分享神的性情,并且有分于神的不朽。”[16]游斯丁说:“义人的永恒救恩,乃是取了不朽和无痛感的样式,与神交通便会得到这些。”[17]他提安认为:“人重得神的形像和样式之后,他就能‘看到完美的事’,复活之后,他会得到有福的不朽。”[18]爱任纽教导:“圣灵的恩典已在我们中间工作,当完全赐下后,‘就会使我们像父旨意所希望的那样完全;因那会使人重得神的形像和样式’。复活之后,神会使人分享祂独有的不朽特权。这是神异象的果效,出于自己的良善;父已将此赐给蒙拣选的;因为‘看到神的就是在神里面的,分享祂的荣耀’。”[19]讨论基督徒的成为神(deification),是与信徒的经历有关;但是前述神学家的论述,却只是指向未来信徒复活之后的事。事实上,基督徒在生命和性情上(但不在神格上)成为神,并非信徒在未来复活后突然发生的事,乃是经历神完整救恩历程的结果。而这救恩的历程是开始于─神借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信徒(彼前一3),使信徒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分(彼后一4)。基督的复活也是为着信徒在今世的经历与享受,在这一点上,前述神学家的论述,是忽略了此经历的现在性。
 
第三至第五世纪
到了第三世纪,俄利根(Origen)发挥了基督徒神化的思想。俄利根认为:“圣徒复活所拥有的身体和他们在地上的身体是绝对相同的,因为他们有相同的‘形式’。另一方面,他们物质基础的性质是不同的,因为那不是适合地上生活的血肉性质,而是适合天国的属灵性质。灵魂需要‘更好的袍子,好活在更纯净、灵妙、及属天的环境中’。” [20]对后期的希腊或拉丁教父而言,复活一直是教会信仰中无可置疑的一环;他们认为复活是普世性的,并且相信复活的身体和自然的身体是相同的。有几位是反对俄利根的,例如,俄利根说:“复活时所恢复的是‘身体般的形式’,而不是身体。”[21]然而,奥林帕斯的麦托丢(Methodius of Olympus,约殁于311年)却辩称:“如果真是如此,就没有真实的复活,因复活的不是身体。”[22]耶柔米(Jerome)直到三九四年,还坚定的持守俄利根主义;但过了三九四年,他完全转变了,开始强调拘泥字面的解释,主张“复活的身体与地上的身体是相同的” [23]。耶路撒冷的区利罗(Cyril of Jerusalem)相信“复活的身体有改变,被灵化了[24]。”女撒的贵格利(Gregory of Nyssa)提出一个较大胆的解释:“复活的身体不含有任何罪的后果,如死亡、软弱、变形、年龄的差距等;而人性一方面保持其真貌,一方面提升到属灵、无痛感的境界。”[25]希拉流(Hilary of Poitiers)主张:“在复活的时候,四散的身体物质,将被神重组为同样的身体,不过其品质会改变,神会赋予它们光辉美丽,适合它们的新环境。”[26]安波罗修(Ambrose)认为:“的确有身体复活这一回事。他的理由是,灵魂所开始的一切作为,身体都有分,因此它应当和灵魂一同受审。”[27]奥古斯丁(Augustine)深信:“这个复活的身体,和那埋葬、死亡、被看见、摸过、必须吃喝才能存活、会生病、会感觉痛苦的身体是相同的。”[28]前述神学家的论述,是太过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他们所讨论的主要是复活的身体以何种形态出现,而没有摸到复活的真正属灵意义,更没有看见神完整救恩的历程。
 
早期教义发展总览
凯利也指出:“在基督教末世论中,一开始就有一个双重的强调。它一方面重视现今拯救的实际与完成。一方面向信徒指出,在未来,一个伟大的末世事件会发生。因此,正如新约文件所显示的。在使徒时代,教会深深的相信,以色列曾经迫切盼望的,已经实现了。在基督的降临、死和复活之中,神行了一件决定性的作为,就是降临并拯救祂的百姓。‘祂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基督徒现在有分于基督复活所彰显的生命,这是借着圣灵居衷而得的,他们也‘尝过……来世权能’……复活、审判、以及救主的二次降临,是在不久的将来。但借着洗礼,有信心的新教友已经有分于复活了;他已与基督同死同活,现在在圣灵的生命中生活[29]。”但是早期的教义发展,对于基督复活与圣灵居衷有何关系?以及基督徒如何现在有分于基督复活所彰显的生命?都未详细深入的探讨。反而,可能是因着幻影派和灵智派的反对,激出许多教父们对“复活的可能性”之辩论。
 
中世纪经院学派和宗教改革后的复活教义
中世纪时的神学发展,以阿奎那(Aquinas)为代表,而美国改革宗神学家伯克富(Louis Berkhof)在《基督教教义史》一书对其有如此评论:“经院学派关于复活的身体,还是用往常的方式加以思测,他们的揣测有时会想入非非,而且毫无永久的价值。阿奎纳似乎对复活有独到的见解,他告诉我们,那些在耶稣来时还活着的人要先死,然后再和其他的死人一起复活。复活将在末日发生,而在死的那一刹,那时的身体将要复起,此复活的身体是真实可触摸的,却是不继续生长的身体,它将听从灵魂的刺激而轻快的来去自如;另一方面,恶人复活的身体则是丑恶的,失去了复活前原有的形状,虽然也是不朽坏的身体,但却要多受苦难。”[30]伯克富也指出,“宗教改革时期的神学家,对于复活前后的身体是一样的说法,十分赞同,因而此教义在宗教改革的教会信条中,具体的表现出来。由于物质科学的进步,一些与复活教义有关的难题被人们提起,结果宗教自由派(新派)若非公开否认复活,就是把复活的圣经记载解说为寓言式的陈述,这种观念对多人来说是非常流行的。” [31]
 
现代时期的复活教义
 
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
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期间,欧洲和美国的思想界,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史家称整个年代为启蒙时代(Enlightenment)。麦葛福(Alister E. McGrath)在《基督教神学手册[32]》一书,新约学者勒佐之(George E. Ladd)在《我信耶稣复活[33]》一书中,与新约学者古特立(Donald Guthrie)在《古氏新约神学[34]》一书,都讨论了自启蒙时代至今,几位神学家对于耶稣复活的观点,本文谨摘录其关键内容并整理如下:麦葛福指出,“启蒙运动的特色,是强调理性的全能,以及过去的事件必须能在当代找到类比,这些概念使十八世纪的人,对复活愈来愈感到可疑[35]。”例如,德国宗教思想家勒新(Gotthold E. Lessing)承认,他对耶稣基督的复活没有第一手经验,因此,为什么他必须相信一件自己没有看见的事?对勒新而言,复活只不过是一个被人误解的“非事件”[36]。圣经批判学学者史特劳斯(David F. Strauss)在《耶稣生平》(1835年)一书宣称,他意图解释“在没有真正的神迹事件下,相信耶稣的复活是如何开始的”,他称祂为神话式复活的基督[37]
 
二十世纪初
二十世纪初,瑞德(W. Wrede)接续理性主义就产生一套理论:耶稣死后,祂的门徒想到祂既是救赎者,便会再显现,因此有了复活的信仰。如此,对瑞德来说,复活绝不是一件事实,而是教会想像的结果。由于他认为马可是从这种复活信仰的立场,来解释耶稣的一生,因此,这复活的事实自然不能被视为历史了。瑞德的观点深深影响了布特曼(Rudolf Bultmann)[38]。差不多在同时,有两个人对复活有极不同的看法。德国更正教神学家Martin Kähler认为,新约信息必须从复活的基督而非历史的耶稣来着手研究。另一位史怀哲(Albert Schweitzer)则以耶稣是被人幻想在心中的,复活只是耶稣在人心中的复活,也就是完全没有超自然现象的一种复活[39]
 
二十世纪中叶
布特曼认同史特劳斯的基本信念,他认为复活是发生在门徒主观经验里的事,并不是在历史舞台上的事件。对布特曼而言,耶稣的确复活了,祂复活在福音传扬中[40]。巴特(Karl Barth)反对布特曼主观式的方法,想要维护复活为历史上公开发生的事,但又不愿让历史接受批判式的研究。一方面,这是因为他深信,历史学无法奠定信仰的根基;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他假定基督的复活是一个众多观念与事件所组合之庞大体系的一部分,这不是历史研究所能揭露或证实的[41]
 
一九六〇年代以后
在1960年代,德国信义宗神学家潘宁博(Wolfhart Pannenberg),坚持耶稣的复活是客观的历史事件,凡能一睹其证据的人,都可以为之作见证。布特曼视复活为门徒经验世界内的事件,潘宁博却宣称它属于公诸于世的世界历史[42]。傅勒(Daniel Fuller)写了一本书,认定复活是过去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所以必定是经得起史实考证的。假如没有客观的证据,我们的信仰便流于虚浮。傅勒认为那些证明复活的历史证据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使人“视而不见”的原因,乃是人心被罪恶弄瞎了。唯独信靠神的人才会看见这些历史事实。因此他作出这样的结论:“历史本身不足以生发信心。”唯有神的恩典才能创造信心。人一旦有了这个信心,“他就很乐意接受历史证据的可信性” [43]。Walter Kunneth用很长的篇幅去论证“复活的真确性”,同时也说:“虽然耶稣的复活本身并非历史事实,但这件事显然是根植于历史……耶稣复活的真确性,超越我们这个世界的范畴。” [44]
英国学者S. H. Hooke研究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中论及耶稣的复活。他说:“保罗的宣告中唯一可以用历史证明的,就是相信复活确实真是一件事实的信仰的存在,保罗列举那些看见主死了又复活了的人,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分子。这个信仰的存在,是不可动摇的事。但是,这件事本身,及耶稣死了而三日后复活了这句话,却不能以历史的方法得到确实的证据。如果我们要接纳耶稣复活这件事为一件不能推翻的事实,我们就必须根据在历史证据以外的基础来支持这信念[45]。”福音派神学家Willi Marxsen认为近代学者的历史观,仍然不能摆脱“启蒙时代”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所谓科学化的“历史研究”有它独特的一套方法。这种“科学方法”以摒弃神在历史中行事的可能性为前提,设下了历史研究的限制。它认定历史是一个封闭系统,所有历史事件都有一个历史原因。它认定在历史之中,因果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启蒙时代的思想认为人的“理性”与“观察”是历史真实性的尺度。故此,他们这种“科学”方法,在未曾好好的去研究一个证据之前,就先把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笔勾消。这种理论是把历史的真实性,建立在一个哲学先设之上[46]。勒佐之说:“真正的科学方法是归纳法,这方法的论调是要给已知的事实作一个最合理的解释。我们在下面要讨论一些已知的‘历史’事实,如:耶稣之死和埋葬;门徒的灰心丧志,惊惶失措;他们突然的转变──‘历史方法’必须对这些历史事实提出令人满意和令人信服的‘历史解释’。” [47]
 
历代基督复活教义发展总评
彼得和约翰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就受了议会的禁止和恐吓。保罗在雅典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时,受到以彼古罗和斯多亚两门学士的反对和讥诮。Jaroslav Pelikan指出,“不只是基督复活的故事,而且是复活在神学里的意义,招来异教的猛烈批判为:无稽之谈,或是一位歇斯底里的妇人的报导[48]。”历代以来,基督复活教义的发展,就是在外有异教不信复活的批判,内有幻影派和灵智派反对真有复活之异端的情形下进行。因此以理性论点,为复活的可能性辩护,尤其是辩论“信徒的身体如何复活?”似乎成了启蒙运动之前系统神学教义发展的主流。以至于,在凯利的《早期基督教教义》和伯克富的《基督教教义史》等书中,在基督论部分,找不到基督复活之教义。反而是在末世论中,仅在于讨论“信徒的身体如何复活”时,引用了“基督复活是信徒的先型”,或“基督复活是我们复活的先声”等论点。
到了启蒙运动之后,基督的复活是否为一个客观的历史事件?可否由历史的方法得到确实的证据?是否历史的证据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人人可见,连不信的人也接受的证据;另一类是只有相信的人才能够领悟的历史证据?等等客观理性的辩论,又成为基督复活教义发展的新焦点。而关于基督复活的内在意义、复活的基督与赐生命的灵的关系、基督在复活里的工作等等,与神新约经纶有关的重点,这些神学理论皆未涉及。
 
复活的基督与那灵的关系
在讨论基督复活的属灵意义时,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基督在复活里与圣灵的关系,对这关系我们若没有清楚的认识,就很难洞窥基督复活后的内在意义。在以下数段中,我们将先交代一下这一个重要的问题。初期信徒对基督的认识是在一种摸索的情形下进行;而仅仅在“基督究竟是不是神”的论题上,就打转了三百多年之久。相对之下,对基督复活的属性与工作,就没有太多的讨论。在初期教会中所流行的使徒信经,论到基督的复活,只有“第三天祂从死人中起来”而已。论到圣灵也只有“我信圣灵”简短的四个字。对于在复活里的基督与生命之灵(林前十五45)的关系,更是缺乏认识。在尼西亚会议时(325年),虽然对基督的身位有比使徒信经较多的定义,但是对圣灵仍只有“我信圣灵”。乃是在三八一年召开的康士坦丁堡会议中,因应康士坦丁堡主教麦瑟当尼(Macedonius)所教导的“圣灵是比圣子次一等的受造物”异端,教父们就修改了尼西亚信经,在“我信圣灵”之后,加上了:“主,并赐生命者;从父而出;与父和子同受敬拜,同受尊荣;祂曾借众先知说话[49]。”其中虽有“赐生命者”一词,但少有人将此联于在复活里的基督,而再加以深入探讨。
到了迦克墩大会(四五一年),对基督身位里神性与人性如何共存所产生的争论,作了一个总结,陈明基督耶稣是神,也是人,也再次肯定“三位格在同一本质里”的公式(即传统简称之“三位一体”,参阅本刊第二卷第一期《词不达意》一文)。然而对于复活的基督与圣灵在三一神里的关系都未提及。尤其是“三位一体”的公式,强调三者是一,也强调三者之间有区别,特别是打击形态论,申明“父不等于子,也不等于灵;子不等于父,也不等于灵;灵不等于父,也不等于子” [50]。这一连串的“不等于”,虽然制定了三一神中的区别,但是却排除了圣经里所明言,复活的基督与那灵(the Spirit)的关系,如:“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林前十五45下)和“主就是那灵”(林后三17上)。我们肯定教父所成就的,乃是当代之需要;然而我们更愿接受圣经里启示的全面真理,而不故步自封。因为三一神的奥秘、基督的包罗万有,绝非一些人为的公式就能加以完全定义盖全的。
现任英国国教澳洲大主教Peter Carnley也提出类似的看法,在(The Structure of Resurrection Belief)一书中,分析西方神学中的复活没有与那灵相联的原因,他说:“那灵在西方复活的教义中是被忽略的,至于为何会有如此神学和历史上的意外,是有一些理由来解释的。一部分的原因是,复活和五旬节、复活的基督与那灵,都被视为不同的术语,代表着可区别的实际。复活和五旬节之间相隔了五十天,再加上新约里,那些强调复活的基督与那灵之间是有区别的因素,特别是林后十三14太二八19的三位一体的公式,提供了表达三位一体之教义的圣经立足点。自从第四世纪后期,在西方神学中,父、子、灵的区别已是最重要的,甚至有时促成了广为流传的三神论(Tritheism)。一旦三个身位之间的区别被接受,要重新强调复活的基督与那灵之间亲密的同一(close identification),就会引起不可避免的厌恶。以至于,在说明复活的教义时,甚少会考虑到对那灵的经历。而复活的教义,几乎是自动被视为仅仅与三一神的第二身位有关。尽管三一神的教义强调‘三位格在同一本质里’,但普遍的认知却鼓励我们,将基督与灵视为不同的位格,并从此,在救恩的经纶里,人对基督与灵的经历,被视为两个不同的经历。甚至于,最近如Christopher Evans、Reginald H. Fuller、Willi Marxsen和一些学者,在处理新约里复活的传统时,虽早期基督徒曾宣称,他们经历并认识基督的灵,却被视为不相关,而未涵盖。” [51]
 
圣经学者开始看见基督复活之内在意义的真理
Peter Carnley的说法,虽然不能说是全然正确。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西方主流神学家中,的确不容易发现有人将复活联于那灵。不过,在重视属灵经历的人士及团体中,将复活联于那灵并不是新鲜事。虽然在已过将近十九个世纪里,基督复活的内在意义,并基督徒有分于基督复活的生命,在主流神学发展中较不受重视。但感谢神,真理是不能被埋没的。在二十世纪初,慕安得烈(Andrew Murray)在《基督的灵》一书说:“神对于祂自己,曾有一个双重的启示,先在旧约里启示祂是神,后在新约里启示祂是父。我们知道那位太初就与父同在的子,怎样当祂成为肉身,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生存时期。等祂回到天上祂仍是神同样的独生子,然而不是全然同样的。因为祂现在也是人子,是从死里首生的,穿着那得着荣耀的人性,就是祂为自己所成全并分别为圣的。” [52]
 
基督的复活──为着信徒在今世的经历与享受
在该书接下去的段落里,慕安得烈继续说到:“当祂在五旬节被浇灌下来,祂是来作那得着荣耀之耶稣的灵,作那成为肉身,被钉十字架,且被高举之基督的灵;不是将神原样的生命,乃是将那在基督耶稣的身位里,和人的性情组织在一起的生命,带来并交通给我们。”[53]在这一段落里,慕安得烈指出,基督的复活和被高举,是为将那在基督耶稣的身位里,和人的性情组织在一起的生命,带来并交通给信徒,还不是为着信徒未来身体的复活,乃是为着信徒在今世的经历与享受。慕安得烈也说:“祂(基督)的灵从祂那因着复活和升天,得着荣耀的性情,出来作祂──得着荣耀,与神的生命联合为一的人──的生命之灵,使我们有分于祂亲身所作成并得到的,有分于祂自己和祂那得着荣耀的生命。并且因着祂在祂自己里面,替我们成全了一个新的、圣洁的、人的性情,祂现在就能将从前所没有的,一个同时属人又属神的生命,交通给人。”[54]这一段指出,因着基督的复活和升天,基督的灵,也就是祂的生命之灵,使我们有分于祂亲身所作成并得到的,有分于祂自己和祂那得着荣耀的生命。鉴于“基督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且在复活里成了赐生命的灵”,这一关于基督身位的真理,历来都被众人所忽略,本刊在此必须特别肯定此一真理,且在本文中陆续阐明之。
 
复活升天的基督是灵
对于“复活升天的基督是灵”的真理,二十世纪神学界有突破性的恢复,愈来愈多权威圣经学者开始加以支持与认同。关于林前十五45的解释,改革宗最重要的教义神学家之一Hendrikus Berkhof曾说:“当我们发现基督与那灵的同一(identity)之后,对圣经神学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更新。……基督作为赐生命之灵(Christ as the life-giving Spirit),就是要将人带进与祂的交通里,好叫他们能有分于、并被变化成祂为我们所成就的新人类[55]。”当代英国神学家James Dunn更是强调基督与那赐生命之灵的一,他说:“被高举的主似乎是与那灵完全是同一的,那灵就是信徒可经历之新生命的源头[56]。”他在另一处又说:“对保罗来说,信徒经历被高举的主与那灵是没有任何的不同。……而且对保罗来说,基督只能在那灵里,并借着那灵被我们经历,祂必须是那灵才能如此。” [57]
 
主就是那灵
林后三16~17说:“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文生(M. R. Vincent)对此段经文有一个精辟的注解:“十六节的主基督就是充满新约,并给予新约活力的那灵;我们是这新约的执事,其职事是带着荣光的[58]。”著名解经学者Henry Alford说得更清楚:“十六节的主是六节那赐人生命的灵,意即这里所说的‘主’,‘基督’,就是‘那灵’,是与圣灵相同的;……这里的基督就是基督的灵[59]。”如前所述之Hendrikus Berkhof更是斩钉截铁的说:“基督,作为复活升天的主,就是那灵[60]。”关于林后三17“主就是那灵”的注释,本世纪初叶,著名的苏格兰神学家James Denney说:“主,当然是指基督,而那灵就是保罗在第六节所提的,祂就是圣灵,那位在新约中生命的主与分赐者,凡转向基督的就得着这灵……所以事实上这二位可以视为同一位……在此,就着基督徒实际经历来说,基督的灵与基督自己之间没有区别的[61]。” D. R. Griffiths在讨论到当时(1943)的文献后,他的裁决是赞成“那灵和复活之主的同一” [62]。 W. D. Davies在(Paul and Rabbinic Judaism)一书第八章的标题是“主就是那灵” [63]。 C. H. Dodd是赞成林后三17“那灵和基督是同一的” [64]。 R. H. Strachan也得到“那灵和基督是同一的”之结论[65]。C. A. A. Scott则想到用等于(equivalence),而不用同一(identity),但是这两个词之间的分别并不清楚[66]。Neill Q. Hamilton 说:“保罗在某种意义上将那灵等于复活被高举的主[67]。”Peter Carnley说:“尽管系统神学家忽略那灵和复活信仰的关联性,一些新约学者仍然经常的指出,在早期,复活的基督与那灵之间的同一[68]。”潘宁博也指出:“对保罗而言,在那灵和复活的实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那灵和基督相互属于。” [69]
然而也有些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E. F. Scott 反对“绝对的同一”(absolute identification)。他认为,如果不是根据林后三17,而是根据保罗其他的陈述,他承认那灵和复活的基督之间有某种的同一(some kind of identification)[70]。但是,为何不能根据林后三17如此简单明显的经节,承认那灵和复活基督的绝对同一? Scott的陈述不过说出他要刻意忽略林后三17,好便于只承认某种的同一。A. E. J. Rawlinson争论说:“根据林后三17,是无法证实那灵和复活的基督是同一位。”但是,他接着承认,“假如保罗没有持续且细心的,在那灵的观念和内住的基督的观念之间进行精准的区别,那就是他认为一位是另一位的媒介,而不是同一化两位(identifies the two)。保罗真正的想法是,复活的基督借着那灵内住在祂的教会中[71]。”Rawlinson 的难处就是,眼睛看着圣经,脑袋里却想着自己的神学理论,真理之所以不能在地上得胜,就是因为人不肯服真理。人总以为自己的解释,能凌驾圣经单纯的原意。复杂的心思,是真理最大的敌人。勒佐之说:“林后三17引起更大的争论:‘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骤然看来,这节经文似乎说复活的主就是圣灵。根据最后一句话来看,保罗并不是这个意思。保罗似乎把主认作圣灵,同时,又把祂们清楚的区分。如此奇异的作法,俯拾即是。因此,基督入住与圣灵入住并没有分别(罗八9~11)。在基督里与在圣灵里也无不同。‘在圣灵里’即是在基督里的新生命住在我里面(9)。‘在基督里’也可有同样的意义(林后五17)。这些经文并非说基督与圣灵乃二而一者,因为在林后三17下半中,保罗清楚说‘主的灵’,以示两者的分别。但是,既然基督在复活时进入圣灵的领域,从功能与能力来说,主与圣灵是二而一者。这位得荣耀的主借着圣灵在世上和在祂的子民中间工作[72]。”勒佐之已指出,保罗似乎把主认作圣灵,同时又把他们清楚的区分。既然保罗是两面兼顾,何以勒佐之能二者择一?说主就是那灵,并非否认二者的分别,乃是肯定真理的每一面。反对“绝对的同一”,就是反对真理的一面。是顾此失彼,也是妥协退让。我们只能相信接受圣经所说的,一面承认主与那灵是“绝对的同一”,另一面承认主与那灵是有区别的。正如W. H. G. Thomas所说:“细心的保守这真理的二面是必须的,基督与那灵是有区别而同一的,同一而有区别的。” [73]
 
本文强调基督复活的内在意义和神新约经纶的观点
由于受到西方神学复活教义发展的影响,一般翻自外文的系统神学书籍,例如:麦葛福的《基督教神学手册》、新约学者古特立的《古氏新约神学》、美国改革宗神学家伯克富的《基督教神学概论[74]》、于一九八九年出版一整套系统神学的章力生的《基督论[75]》、改革宗神学家Herman Bavinck 的《基督教神学[76]》、英国浸信会牧师骆其雅(Herbert Lockyer)的《圣经中全备的教义[77]》、时代论学者雷历(Charles C. Ryrie)的《基础神学[78]》、中华福音神学院教授沈介山的《信徒神学[79]》、曾担任罗切斯特(Rochester)神学院院长和神学教授之史特朗(A. H. Strong)的《系统神学[80]》、勒佐之(另一译名为赖德)的《赖氏新约神学[81]》,对于基督复活的讨论,皆着重于以理性观点,为复活的可能性辩护,或强调基督复活的历史证据。但是,对于基督复活的内在意义,基督在复活里的工作,及其与神新约经纶的关系,则着墨甚少,实在缺憾。因此,本文将从神新约经纶的观点,深入探讨基督复活之内在意义和工作。照着新约的启示,基督复活的真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来讨论: 一、基督复活的性质,二、基督复活的意义,三、基督在复活里的工作,四、基督复活和信徒的成为神(deification)。
 
基督复活的性质
 
基督在复活里是复活的人带着有肉有骨的灵性身体
约二十19路二四36~37都启示出,基督在复活那天,带着复活的身体回到门徒那里,进入门徒所在关了门的屋子。既然门关了,祂怎能带着有肉有骨的身体进入屋子?并且祂把手和脚给他们看。祂的钉痕仍能看见,祂肋旁被枪所扎的地方仍能看见,且能摸着,祂也能吃东西。我们有限的头脑无法领略,但这的确是事实,我们必须照着神圣的启示来接受。林前十五44说:“所种的是血气的身体,复活的是灵性的身体。若有血气的身体,也必有灵性的身体。”基督在复活里是复活的人,带着有肉有骨的灵性身体。我们无法领会有肉有骨的身体怎能是属灵的,但对复活的基督而言,肉和骨成了灵性的。这就是说,祂有灵性的身体,而那身体又是物质的。伯克富说:“基督的复活并非只是祂复生了,即灵魂与身体重新联合起来。如果祂的复活只不过是如此,那么祂就不能被称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20),也不能被称为‘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西一18启一5)……很显然的,祂复活之后的身体,确是经过了极大的变化。似乎是相同的,然而又极为不同;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虽真正是体的实质,然而可以出其不意的忽隐忽现;也就是说:这个身体已变成灵的机体,因之也可以说是完全‘属灵的’(路二四313639约二十19217林前十五50[82]。”章力生说:“基督复活,其意义非仅为身体灵魂重新相联,死而复生[83]。”伯氏和章氏之说指出,基督的复活并非只是灵魂与身体重新联合起来而复生了,是受肯定的。
 
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但是,仅仅明白基督在复活里是带着有肉有骨的灵性身体还是不够,我们必须进一步看看基督在复活里的人性是如何的人性。罗一3~4说到基督的双重性情,以及祂所经过的过程:“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显明”希腊原文意为“标出”。表面看来,这处圣经似乎是说,因从死里复活,耶稣基督才被显明为神的儿子。事实上,基督这神圣者,在成为肉体之前,已经是神的儿子(约一18),甚至罗八3说:“……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既然基督在成为肉体之前就已经是神的儿子,为什么祂还需要从复活标出为神的儿子?因为祂借着成为肉体,穿上与神性毫无关系的素质,就是人的肉体。基督这神圣者,在祂成为肉体之前,已经是神的儿子,但祂那一部分,就是那带着从马利亚所生之肉体的耶稣,不是神的儿子,祂那一部分是属人的。基督借着祂的复活,圣别并拔高了祂人性的那一部分,祂就从这复活,带着祂的人性,被标出为神的儿子。在复活时,基督并没有剥除祂自己的属人性情,反而祂把祂的属人性情带进神圣的身分里。现今在天上,有一个人在荣耀里,而且像司提反一样,我们是敬拜作为人子的祂。基督不仅因着祂永远、不变的神性被承认为神,借着复活,祂完美、被拔高的人性也被标出是神的儿子。
如前已引述者,慕安得烈说:“等祂回到天上祂仍是神同样的独生子,然而不是全然同样的。因为祂现在也是人子,是从死里首生的,穿着那得着荣耀的人性,就是祂为自己所成全并分别为圣的[84]。”慕氏之说指出,基督从死里复活,穿着那得着荣耀的人性,回到天上为神的儿子,是我们所肯定的。伯克富说:“基督复活的真正性质,乃是包括祂的人性、身体与灵魂被复原到元始的纯洁、能力与完全;甚至在祂的身体与灵魂与活着的机体联合时,也使这一切元始的特性被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显然的,基督的灵魂也有了变化;但这并不是说,祂的敬虔之心与道德之心有了改变,乃是说,祂的灵魂已被赋予新的特质,完全能适应祂将去的天庭环境[85]。”章力生说:“基督复活……乃是祂的整个人性,包括身体和灵魂,重新回复到祂太初原有的能力和完善,甚至达到一个更高的地位和程度[86]。”伯氏和章氏之说也都指出,基督的人性、身体与灵魂,在复活里不只被复原到元始,甚至被提升到更高的境界。按照罗一4的话就是,基督的人性、身体与灵魂,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是神叫祂复活也是祂自己从死里复活
徒二32说:“这耶稣,神已经叫祂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罗八11也说:“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借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这两处圣经告诉我们,是神叫耶稣从死里复活。但是,约十18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徒十41说:“祂从死里复活……。”罗十四9说:“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这三处圣经又启示出,是祂自己从死人中复活。事实上,这几处圣经之间并无矛盾。这证明祂既是人又是神的双重身分。论到主耶稣是人,是神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论到主耶稣是神(约一1),也是复活(约一1十一25),有不能毁坏的生命(来七16),是祂自己从死人中复活。祂既是这样一位永活者,死就不能拘禁祂。祂将自己交于死,死却无法扣住祂,反而被祂击败,祂就从死里复活了。章力生说:“主耶稣基督的复活,和常人的复活不同,乃是凭其自己的大能。祂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又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但是复活不是基督单独的工作,圣经里面常常说是上帝的大能,特别是指圣父的工作[87]。”章氏之说指出,基督的复活,一面是凭其自己的大能,另一面是圣父的工作,是我们所肯定的。
 
基督复活的意义
保罗在林前十五14~18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神是叫基督复活了;若死人真不复活,神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保罗把使徒们所传的和信徒们所信的,都只维系在基督的复活这件事实上。也就是说,若基督没有复活,基督徒的信仰就完全崩溃了。保罗在此,似乎是太过强调,甚至是夸大了基督复活的重要性。因为,人似乎可以一面怀疑基督复活的可能性,另一面又借着神所造之物,相信宇宙中有一位创造天地万物的神(罗一19~20),又相信耶稣的降生、传道、以及救赎的死。基督的复活,似乎可以是基督徒信仰中一个非必要的选项。
事实上,基督的复活乃是神圣经纶的命脉和生命线。若没有复活,神就是死人的神,不是活人的神(太二二32)。若没有复活,基督就没有从死里复活,祂就是死的救主,不是活的救主。但是圣经启示,祂是存活的,是那要活到永永远远的(启一18),且是能拯救我们到底的(来七25)。若没有复活,祂的死就不过是一位义人或殉道者的死,信徒也就没有借着祂的死得称义的活证据(罗四25)。若没有复活,基督就不能成为赐生命的灵(林前十五45),也就没有生命的分赐(约十二24),没有重生(三5),没有更新(多三5),没有变化(罗十二2林后三18),也无从效法祂儿子的模样(罗八29)。若没有复活,就没有基督的肢体(十二5),没有基督的身体作祂的丰满(弗一20~23),没有召会作基督的新妇(约三29),也就没有新人(弗二15四24西三10~11)。若没有复活,神新约的经纶就完全崩溃,神永远的定旨也要归于无有了。章力生说:“新派神学家,误以复活和精神不死,并为一谈,以是对于主耶稣形体的复活,认为无足轻重。殊不知主耶稣的复活,和基督教的信仰,乃有重大的关系,实为信徒救恩之永远根基。”[88]的确,主耶稣的复活向着信徒,是信徒救恩之永远根基。然犹有甚者,基督的复活乃是神圣经纶的命脉和生命线。
基督的复活是圣经中所启示的真理,也一再为祂的门徒及使徒保罗所证明。然而,从初期教会起,就有许多怀疑和不信者;因此护教士需要对他们辩张证实复活福音的真理。但我们相信,对于真正的信徒,实无辩张复活真理的必要。一个活的信仰,已足以构成对基督复活大能最强有力的明证。真正的信徒不应像有些学者只会面对耶稣的空墓惊叹;也不需要像一些朝圣之旅的观光客,一探耶稣空墓,只为满足好奇;或如一些哲学家,在基督复活的议题上进行永无休止的辩论。真正的信徒应当注视这位活的基督,以及祂所救赎、重生之信徒身上的经纶。我们应当更进一步,领会和珍赏基督的复活。借着活而有功效的话,并借着基督从死里复活,祂对我们已成为便利的实际之灵。
 
耶稣基督的成肉体、为人生活、死与复活都调进神的灵里面
信徒若要体会复活的充分含意,就必须对复活有正确的认识。作为一个传统的基督徒,我们通常把基督工作的焦点置于三件事上:祂的成为肉身,死,以及祂的复活。因此,复活常被信徒视为神人耶稣基督在祂生活史上一件重要的事而已。但我们发现,与其把基督的成肉体、死与复活,视为一些断续、分开的事件;不如将其视为基督经过种种过程时复合的工作。换言之,我们可以看见,基督在祂经过的每个过程中,都将一些新的元素调进子的身位里面。并且借着子,这些元素都已经调进神的灵里面。如今借着那灵,这些丰富的成分,都成为对信徒极为便利的享受。
 
复活就是基督这人位
约十一23~26说:“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主对马大说“你兄弟必然复活”,意思是要叫他立刻活过来;但马大解释主这话,把现今的复活延后到末日去。这是怎样的解经!有些基要教训的知识真是破坏人,阻挠人享受主现今复活的生命!所以耶稣对马大再说“复活在我”,这句话在钦定英文译本译为“我是复活”(I am the resurrection),意即复活不是时间或空间的问题,乃是基督自己这人位──祂是复活。勒佐之说:“祂的复活是来世生命在历史上的显露。” [89]他又说:“基督的复活与末世关联。” [90]勒佐之虽也引用约十一25~26,但他接着说:“不论未来的或现今复活的生命,都在基督里;凡相信祂的人,虽然身体会死亡,但也要再次活过来;凡因信祂儿子享受现今属灵生命福乐的人,有一天要进入永不朽坏的存在里。”[91]虽然勒佐之也提到现今复活的生命,但又说享受现今属灵生命福乐的人,有一天要进入永不朽坏的存在里。以神新约经纶的眼光来看,勒佐之是太强调基督的复活与末世关联了。马大的经历是个鉴戒,太强调末日的复活,会阻挠人享受主现今复活的生命。
 
基督复活为要使人成为神
基督的成肉体、为人生活、死与复活,描绘一幅神性与人性的图画。借着成肉体,在基督的身位里,神性加进人性里;借着为人生活,在基督的身位里,神性活在人性里;最后死与复活,在基督的身位里,人性被拔高到神性里。亚他那修(Athanasius)的金句“神成为人,为要使人成为神”,其上半句“神成为人”,就是呼应基督的成肉体;而这金句的下半句“为要使人成为神”,则是呼应基督的复活[92]。我们相信,无论在基督身上,或在信徒里面,这金句相当能表达基督复活的内在意义。但不幸的是,我们发现这样正统、准确又着重基督徒主观经历的看法,在许多华人的神学书籍中却付之阙如,实在是华人神学界及基督徒的莫大损失。
初期教会,许多教父都自然的将复活与信徒成为神的真理相提并论。然而,今天已少有人站在这个真理的根基上。绝大多数华人神学家都只传承了拉丁神学客观道理的一面,而忽略主观经历的一面。例如,论到耶稣复活意义时,周联华是以四方面来讨论:一、复活乃是上帝的大能。二、复活是上帝的作为。三、复活是人类的福音。四、耶稣的复活保证人的复活[93]。章力生论到主耶稣复活,乃有三大意义:一、这乃是宣告最后的仇敌(死)已经消灭; 祂已付了我们的罪债,使我们可以承受永生的应许。二、这乃是象征基督奥秘的肢体(即信徒)之称义、重生以及将来复活的盼望。三、这不仅是一种象征,而且是确实的凭据,可以借此使信祂的圣徒,得以称义,重生和复活[94]。伯克富说:“基督的复活在三方面显出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基督的复活包括了圣父的宣告,就是基督已完成了律法的要求,完成了神的恩约。二、基督的复活也表示了信徒所要获得的称义、属灵的新生,以及将来的复活。三、基督的复活也是我们称义、重生、复活的动因[95]。”Ted M. Dorman 在(A Faith for All Seasons)一书,论到耶稣复活,提出七面的意义:“一、神在耶稣基督里,将国度的统治开始施行在地上。二、神对耶稣神圣儿子名分的宣告。三、证实耶稣是完全的公义,并因此是罪人合宜的代表和代替。四、显示基督胜过了死亡和撒但的权势。五、预期信徒将来的复活和得荣。六、信徒称义,重生和复活的根据。七、不只为神的子民也为一切受造之物带进救赎。”[96]周氏、章氏、伯氏和Dorman 之说,的确指出基督复活之意义的许多方面,是该肯定的。但是,与前三段论到基督复活之内在意义比较起来,是偏于客观了。
 
基督复活与信徒称义的关系
章氏、伯氏和Dorman 都提到,基督复活是信徒重生和复活的根据,是我们所肯定的。但是,基督复活与信徒称义的关系却须更深入的探讨,因罗三24说:“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根据这节,信徒得称义,显然的是因基督耶稣的死所完成的救赎。因此,信徒得称义,究竟是根据基督的死,还是根据基督复活?仍须在此阐明。基督的死已完全履行并满足神公义的要求,因此借着祂的死,我们就得神称义。罗四25又说:“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或作,耶稣是为我们的过犯交付了,是为我们称义复活了)。”祂的复活乃是证明祂为我们的死已经满足了神的要求,我们因祂的死已经蒙神称义,并且我们在祂这位复活者里面,已经在神面前蒙悦纳。不仅如此,祂这位复活者,也在我们里面为我们活出,能得神称义且蒙神悦纳的生活[97]
巴文克(Herman Bavinck)说:“祂并没有借着祂的复活,乃是借着祂的死叫我们称义(罗五919),因为祂的死乃是一个完全赎罪的献祭,同时也带来一个永远的义。但是因为祂已借着祂的死为我们的罪达成了完全的和好与赦免,所以祂复活了,而且必定要复活。在复活中,祂自己和我们都被称为义。祂的复活就是对我们无罪的公开宣布,不但如此,基督为我们称义而复活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祂亲自将复活中所暗示的无罪开释应用在我们身上。但是借着祂的死所成就的和好,却尚未能作成并应用在我们身上。这好比死的资本。但如今由于基督的复活,将祂自己升高到为主为君王与救主的地位上,并且祂能够使我们借着信,分享到祂所成就的和好。祂的复活同时也成为我们称义的证据与根源。”[98]巴文克之说指出,基督并没有借着祂的复活,乃是借着祂的死叫我们称义,是受肯定的。但是论到基督复活与信徒称义的关系,巴文克只说出:祂的复活就是对我们无罪的公开宣布,及将复活中所暗示的无罪开释应用在我们身上。巴文克之说并不完全,因基督这位复活者,也因我们的信,住在我们心里(弗三17),使我们能活出得神称义且蒙神悦纳的生活。
 
基督在祂复活里的工作
检视过以上诸家对复活的认识后,我们试图来为基督在复活里工作的意义作一概括讨论。
 
 
从死人中复活作复活的初熟果子献给神使神满足
林前十五20说:“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基督在祂的复活里所完成的工作,第一是从死里复活,作复活的初熟果子献给神,使神满足。在约二十17主耶稣对马利亚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在这节里,主说到祂升到父那里。主耶稣在复活那天,升到父那里去。这是隐密的升天,比祂在门徒眼前公开的升天(徒一9~11)早四十天。在复活那天清晨,祂升到天上去满足父。祂复活的新鲜必须先给父享受,正如在预表上,初熟的庄稼要先献给神。在这里我们要看见,基督的复活不是为我们的满足,乃是为神得满足。
出二三19说:“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利二三10~11也说:“……要将初熟的庄稼一捆,带给祭司;他要把这一捆在耶和华面前摇一摇,使你们得蒙悦纳;祭司要在安息日的次日,把这捆摇一摇。”地里首先初熟之物,也就是这捆初熟的庄稼,预表在复活里的基督(林前十五2023)。而初熟的庄稼是在安息日的次日,也就是下周的第一日,献给神。而基督正是在七日的第一日,也就是安息日的次日复活,作复活的初熟果子,将自己献给神。
骆其雅(H. Lockyer)说:“借着复活,耶稣成了‘已睡之人初熟的果子’与‘从死里首先复生的’(林前十五20西一18启一5)。圣经上用这样的话,是因为基督的复活,与那些在祂之先曾经复活之人迥然不同。耶稣复活之后所有的是一个属灵的身体(林前十五44~45)。”[99]骆氏之说的确说出,基督成了已睡之人初熟的果子与从死里首先复生的,强调基督复活是信徒的先型。但是,却未说出,基督作复活的初熟果子献给神,也为着使神满足。
 
 
使信祂的人由神重生
彼前一3说,神“借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基督在祂复活里的工作,使信祂的人由神重生。当基督复活的时候,我们这些信祂的人全都包括在祂里面。因此我们也与祂一同复活(弗二6)。在复活里,祂把神圣的生命分赐到我们里面,使我们在生命和性情上与祂一样。这是我们重生的基本因素。重生,就如救赎和称义,是神完全救恩的一面。救赎和称义解决了我们与神之间的难处,使我们与神和好;重生是用神的生命点活我们,把我们带进与神生命的关系,与神生机的联结里,因此带来并产生活的盼望。这样的重生是借着基督从死里复活而成全的。
 
 
使新造有新生的起头信徒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
林后五17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基督在祂复活里工作的另一面,是使信徒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约二十1说:“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主耶稣不是在七日的末一日,乃是在七日的第一日复活,这是很有意义的。在圣经里,七日的第一日也称为第八日(26)。在旧造里有七日。神用六日创造,在第七日安息。在一周七日之后的第八日,也就是七日的第一日,主耶稣复活了。所以,借着基督的复活,旧造过去了,新造开始了。
罗六4~6上半说:“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当基督被钉十字架时,基督在祂的肉体里带着一切受造之物,也就是整个旧造(参本刊《基督的死》一文详论基督救赎的工作,在此不赘述),包括我们的旧人,也和祂同钉十字架,祂带着旧造钉十字架,也带着旧造埋葬。但祂从旧造里复活,将旧造撇在坟墓里,在复活里成为新造的初熟果子,使新造有新生的起头。旧造没有神圣的生命和性情;我们在基督里的信徒,已借着在祂死的形状和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有了新生的起头,如今乃是新造(加六15),有神圣的生命和性情(约一13三15彼后一4)。章力生说:“祂的复活,乃是新创造的开始。”[100]《当代神学辞典》说:“主的复活引入了新创造,祂是向一个被罪恶控制的旧世界死,然后进入一个祂与父同在的新世界(罗六9~10)。祂在晨曦之时从坟墓中出来,对这真理有象征意义。就像旧的创造那样,新创造亦是由光进入黑暗,以表明它的来临。……信徒进入了新创造(4~5林后四6五17),是透过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而达至的(彼前一3)。”[101]章氏和《当代神学辞典》之说都指出,基督的复活乃是新创造的开始。基督的复活不单是新创造的开始,祂的复活也使信徒在祂里面成为新造的人,祂不但为新的创造开了一个头,更在信徒主观经历中使他们成为一个新人。林后五17说:“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加六15也说:“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这两处经文都指出,信徒在基督里成为新造之人的事实。
 
 
为着祂的繁增和得荣产生许多子粒
约十二23主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这里主论到祂的得荣耀。在二十四节祂继续解释这个得荣耀是什么:“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主耶稣得荣耀,是借着作一粒麦子死了,然后在复活里产生许多子粒。主耶稣在祂的复活里,为着祂的繁增和得荣产生了许多子粒。祂如同一粒麦子,祂的人性如同“外壳”,使祂受了限制,并且使祂神圣的元素被遮盖并隐藏。当祂死时,神圣的生命就从祂人性的体壳里得着释放,在祂的复活里产生了许多子粒。这就是说,祂在复活里作了工,使祂自己从一个子粒繁增为许多子粒。相信基督的人,就是这许多子粒。因着这样得着繁增,祂就得着荣耀。祂的繁增就是祂的得荣。
 
 
生出团体的孩子──团体的新人包括祂自己作神的长子以及祂的许多弟兄作神的许多儿子
约十六20~21,主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痛哭、哀号,世人倒要喜乐;你们将要忧愁,然而你们的忧愁,要变为喜乐。妇人生产的时候,就忧愁,因为她的时候到了;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记念那苦楚,因为欢喜世上生了一个人。”这里主耶稣指明,门徒就像妇人在受生产之苦,而祂是那要在复活里出生的孩子(徒十三33来一5罗一4)。事实上,约十六21的“人”,包括基督和所有的信徒。基督借着祂在复活里的工作,生出团体的孩子──团体的新人,包括祂自己作神的长子,以及祂的许多弟兄作神的许多儿子(约十六19~22罗八29)。按照徒十三33,主耶稣在复活里,在祂的人性上生为神的儿子。所以,主的复活乃是一个出生。这就是说,当基督复活的时候祂出生了。
罗一3~4说:“论到祂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在永远里,基督就是神的独生子。然当基督由马利亚而生时,祂是生为一个人;而祂的人性与神的儿子名分无关。严格的说,耶稣在成肉体时,人性的部分不是神的儿子,乃是人的儿子。所以,主耶稣属人的部分,需要借着复活,生到神圣的儿子名分里。因此,基督的复活对祂乃是一次新生。
罗八29说:“因为祂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祂儿子的模样,使祂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在复活里,基督生为神的长子。基督是神的长子含示祂有许多弟兄。彼前一3说:“祂曾照自己的大怜悯,借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借着基督复活而有的出生,不仅包含祂个人的出生,也包含众子的出生。按神的观点,所有蒙祂拣选的人,都在基督的复活里与基督一同出生。这出生也就是约十六21团体人的出生。而基督在祂复活里的工作所生出团体的人,就是弗二15所说的新人:“而且以自己的身体,废掉冤仇,就是那记在律法上的规条;为要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这新人包括基督作头,和所有的信徒作身体。头是神的长子,身体是神所有的儿子,主所有弟兄的组成。这新人,这孩子,是借着基督在复活里的工作生出来的。
勒佐之说:“我们相信耶稣‘在肉身的日子中’早已是神的儿子;但是要到祂被高举的时侯才是‘大有能力的神子’(罗一4)。”[102]《当代神学辞典》说:“明显的,复活与基督作为神的儿子这身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罗一4),却又与祂成为儿子的时候不一样。祂是以儿子的身分被差到世上(罗八3加四4);事实上,约三16罗八32之所以有意义,皆因为基督成为肉身之前已经是神的儿子,这正好说明我们的救恩是父神用多大的代价成就的。英钦定本译罗一4的意思太弱,那里译作‘宣告’(declared),而和合本则译作‘显明’,希腊文是horizo,意思是‘决定’或‘除去限制’(参路二二22来四7);它要说的倒不是祂被委任为神的儿子,而是说以大能决定或确立祂是神的儿子。其对比的地方乃在于祂曾经作软弱又受辱的神子,现在的神子身分却带有完全的威严与权柄。复活标划出祂贫穷及虚己的终结,复活是加冕,不是纳嗣(参来二9[103]。周联华说:“在上帝使耶稣从众死人中复活的这件大事上,被‘显明’或‘被肯定’──大有能力,也被肯定──祂是上帝的儿子。这样说来,难道祂本来不是上帝的儿子吗?祂当然是,只是人们不知道。借着被上帝从死里复活这件大事上,人们肯定祂是上帝的儿子,是有能力,有地位的。”[104]由勒氏、《当代神学辞典》和周氏之说可看出,罗一4“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常被解释为:对比于祂曾经作软弱又受辱的神子,借着复活,基督被显明为大有能力的神子。但是,如此的解释罗一4是太肤浅了。相较之下,前所引述慕安得烈之说:“等祂回到天上祂仍是神同样的独生子,然而不是全然同样的。因为祂现在也是人子,是从死里首生的,穿着那得着荣耀的人性,就是祂为自己所成全并分别为圣的。”慕氏所说“不是全然同样”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乃是复活后的基督与复活前的基督并不一样。复活后的基督,在祂“人子”的身分里,“穿着那得着荣耀的人性”成为神的长子,这是基督复活更深的内在意义。
 
 
重建神的殿使其成为团体的殿
约二19,主耶稣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祂说这话,是“以祂的身体为殿”说的(21)。耶稣物质的身体在十字架上被拆毁,但基督在祂的复活里重建神的殿,并且不仅基督自己复活,所有构成祂身体的信徒也与祂一同复活(弗二6),使其成为团体的殿(约二19~22林前三16~17)。约一14清楚指明,基督成为肉体的时候,所穿上的物质身体是帐幕。约二21又说,祂的身体是殿。主耶稣在肉体里的时候,祂的身体是神的帐幕和殿。帐幕和殿都是神的居所。撒但晓得耶稣物质的身体是神在地上的居所,就竭尽所能要拆毁这身体,并且他在十字架上的确拆毁了这身体。就一面说,是撒但拆毁基督物质的身体。就另一面说,是主耶稣将祂的身体交给死。仇敌借着钉十字架所拆毁的身体,仅仅是耶稣的身体。主在复活里所建立的,不仅仅是祂自己的身体,也是每一个借信与祂联合的人(彼前一3弗二6)。
 
 
成了赐生命的灵
林前十五45说:“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灵,或作血气)的活人。’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基督在复活里成了赐生命的灵。主耶稣要完成成为赐生命之灵的工作,必须经过死,然后在复活里作一些奇妙的事。基督的复活就是祂变化形像成为赐生命的灵。祂原是在肉体里的基督,但祂已变化形像成为是灵的基督(pneumatic Christ),就是赐生命之灵的基督。
在一般坊间可看见的华文神学书籍中,很少人提到“基督在复活里成了那灵”。但是,仍有几位神学家开始陈述这项真理。例如,在讲到基督复活时,章力生的《基督论》有此一句:“还有一点须注意的,主耶稣复活以后,祂已变‘成了叫人活的灵’(林前十五45)。”[105]伯克富说:“由于复活的事实祂成了赐生命的灵(林前十五45)。”[106]林鸿信说:“末后的亚当耶稣基督在复活之后,成了赐人生命的灵……终末的亚当耶稣基督的灵,作工在人身上使人得着灵性的生命。”[107]我们肯定章氏、伯氏和林氏的看见,只是他们都未将此真理继续解说。Peter Carnley 说:“就着对复活基督的经历而言,那灵乃是复活基督的实际,似乎是已足够清楚的了。或是以另一方式来说,就着对那灵的经历和认识而言,得高举的基督,乃是那灵隐藏的源头。复活的基督,在祂灵性的身体里,是在诸天之上,向着属地的细查是隐藏的。祂在人的经历中被认识,不是一种立即和直接的遇见,乃是间接的,借着那灵的影响。”[108]我们肯定Carnley所说“那灵乃是复活基督的实际”。但是,对于Carnley所说“复活的基督,在祂灵性的身体里,是在诸天之上,向着属地的细查是隐藏的”。我们要指出,圣经也启示,基督因我们的信,住在我们心里(弗三17),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并且罗八9~10说:“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基督若在你们心里……。”保罗将神的灵、基督的灵和基督交互使用,用以说明基督在你们心里。事实上,太过强调“祂在人的经历中被认识……乃是间接的,借着那灵的影响”,是忽略了主就是那灵(林后三17)的真理。
赐生命的灵是基督复活的命脉。否认基督是赐生命的灵,就等于否认复活的实际。基督若仅仅带着身体复活,没有成为赐生命的灵,祂的复活对我们就没有多少意义。那仅仅是与生命无关的客观事实,就好比拉撒路的复活。拉撒路的复活仅仅是复活的行动,没有产生任何与生命有关的东西。但基督的复活是绝对与生命有关的事,因为在复活里,祂成了赐生命的灵,就是分赐生命的灵。
借着成为肉体,基督成了人,将神带到人性里。复活不仅仅是一种行动;乃是产生赐生命之灵的过程。借着复活的过程,那结束旧造的基督,成了赐生命的灵,这灵乃是使新造有新生起头的元素。
当基督借着成为肉体而来时,祂是同着父且借着灵而来。祂在成为肉体里来了之后,进一步经过死,并进入复活。这就是基督从肉体变化形像成为那灵的过程。借着这变化形像的过程,那在成为肉体里同着父并借着灵而来的主耶稣,成了那作三一神终极完成的灵。所以,基督的复活就是祂的变化形像成为赐生命的灵,好进入祂的信徒里面。这个变化形像包括好些元素:人性、为人生活、基督包罗万有的死、以及祂分赐生命的复活。这一切元素都已带到这位包罗万有赐生命的灵里,就是三一神的完成里。
 
 
将祂自己──圣灵吹入门徒里面
约二十22指出,基督在复活里来到门徒那里,“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基督将祂自己,就是圣灵,吹入门徒里面。这是基督在祂的复活里所完成的伟大工作。圣灵是复活基督的实化,主将这实化吹入门徒里面。主耶稣在死而复活以前,无法在祂的门徒里面,祂只能在他们中间。祂要进入他们里面,就需要作奇妙的工作,就是成为赐生命的灵,并且将这灵吹入门徒里面。这伟大的工作是基督在祂的复活里完成的。
约二十22的圣灵,就是七39所期待的那灵,也是约十四16~17十五26十六7~8、十三节所应许的那灵。这指明主将圣灵吹入门徒里面,乃是成就祂关于圣灵作保惠师的应许。林鸿信说:“约二十22记载,耶稣向门徒吹一口气,并说你们受圣灵。宛如五旬节一般,门徒领受圣灵的工作,此处受圣灵并不是针对领受圣灵的某一特定时刻,也未提及门徒在受圣灵之后的特殊表现,只是领受圣灵的通称与整体观念,因为此处是应验了圣灵保惠师即将来临的预言。”[109]我们肯定林氏之说,在约二十22,耶稣向门徒吹一口气,是应验了圣灵保惠师即将来临的预言。然而,有些人以为主耶稣赐圣灵的应许,到五旬节始得应验,例如章力生说:“当祂离世升天之前,祂曾应许祂的门徒,要赐给他们圣灵,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他们,并且叫他们想起祂对他们所说一切的话,明白一切的真理。这一个应许,在五旬节已完全应验。”[110]雷历也说:“我们的主死前应许说祂不会撇下门徒为孤儿,而会赐给他们一位保惠师……彼得在五旬节重述此点,声明是那已复活和升天的基督赐下圣灵。”[111]事实上这得着圣灵的应许,在复活的晚上,已经应验了。主复活的那天,将祂自己,也就是圣灵作保惠师吹入门徒里面之后,四十天之久,向使徒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徒一3),就已开始作保惠师的工作──将一切的事教导他们,并且叫他们想起祂对他们所说一切的话(约十四26),明白一切的真理(十六13)。
 
 
与门徒同在并教导他们神国的事
徒一3说:“祂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主耶稣在祂复活且隐密的升天之后,将自己吹入门徒里面,以后仍与门徒同在四十天之久。基督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他们看,目的是要训练门徒习惯并享受主看不见的同在。(参本刊《基督之升天和天上职事里的工作》详论此点)。
神的国不是眼所能见物质的国,乃是神圣生命的国。神的国实际上乃是基督作生命扩展到祂的信徒里,以形成神在祂生命里管治的范围。主在福音书里说到国度时,门徒无法领会祂所教导他们的。他们没有必须的属灵见识,因为主还没有在他们里面。但在约翰二十章,他们接受了基督这赐生命的灵。结果,在徒一章,他们非常不同,因为基督,赐生命的灵,现今在他们里面,作了他们的生命和人位。因为他们里面有赐生命的灵,他们就能领会,神的国是基督作生命,扩展到祂的信徒里;是基督作生命的繁殖,形成神在祂的生命里,在其中掌权的范围。基督教导神国的事,是祂在复活里工作的重要方面。
 
 
为着祂的繁殖预备并嘱咐门徒传扬福音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并产生教会
最终,基督在祂复活的工作里,为着祂的繁殖,预备并嘱咐门徒传扬福音,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使教会能产生。路二四44~45说:“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摩西的律法、申言者的书和诗篇,是全部旧约,就是“经上……话”(路二四27)的三部分。主这里的话揭示,全部旧约都启示祂,祂是旧约的中心和内容。祂开门徒的心窍,这事实指明要明白圣经,需要主灵借着祂的光照(弗一18),开我们的心窍。
在路加二十四章,基督与门徒相聚,那是祂托付他们传赦罪之道的正确时候。祂指出基督必须受害,第三日从死人中复活(路二四46),以后祂告诉他们:“人要奉祂的名传悔改赦罪之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47~48)唯有基督为罪人的罪代死,得了成就,并借祂的复活加以确证以后(参罗四25),赦罪之道才得以宣扬。
太二八18,复活的基督对祂的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主耶稣在神性里为神的独生子,已经有管理万有的权柄;然而,祂在人性里为人子,作属天之国的王,得着天上地下的权柄,这是在祂复活之后赐给祂的。在十九节主耶稣继续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因为所有的权柄都已经赐给祂了,主耶稣就差遣门徒去,使万民作祂的门徒。他们是带着祂的权柄去的。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就是使外邦人成为国度的子民,好在这地上,就在今天,建立祂的国,就是教会。在二十节,主耶稣下结论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基督是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一23)。在这里祂应许要在祂的复活里,带着所有的权柄,天天与我们同在,直到这世代的终结,就是这世代的末了。
 
基督复活与信徒的成为神
复活的完全意义,联于神永远经纶的完成,这可由三处经节得知:罗一3~4林前十五45,和彼前一3。神经纶终极的目标,就是祂成为人,为要使许多蒙祂拣选的人,在神圣的生命上,但不在神格上,能成为神。在说到这里时,我们必须注意(亚他那修亦然),成为神并不是得着神格,成为可敬拜的对象,而是有分于神的生命与性情。因为唯有神是我们独一敬拜的对象,其他都不是。
新约中这三处经文告诉我们,复活联于成为神(deification)。Frederick W. Norris 在论到成为神的真理时,也抱持类似的观点:教父时代的神学家屡屡提及信徒的成为神,后来在某些更正教派中也有称为复兴(restoration)或交通(fellowship)的类似观点。这些神学家的共同目标,是要把成为神的观点,根植于救恩的意义上。例如教父爱任纽曾说:“子是神的话,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因着祂无限的大爱,成为和我们一样,目的是为着要使我们成为祂所是的”。亚他那修则更扼要的说:“基督成为人,为要使人成为神[112]。”亚他那修、拿先斯的贵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守道者马克西母(Maximus the Confessor)与帕拉马(Gregory Palamas)都留下许多宝贵的注释,加强信徒有分神性的确定真理。当然,成为神的真理并非如一般人所想像的松散、模糊、易遭误解。熟悉亚他那修著作的人都知道,亚氏用词精准,思想清晰,毫不含糊。他虽高举“神成为人,为要使人成为神”的真理;但同时他也澄清并分辨基督是神与信徒成为神的不同。他说到,基督之所以是神不是借着有分于神,而是借着祂在本质上就是神的独生子。稍晚于亚氏之拿先斯的贵格利,也曾提醒信徒说,子基督是以一种信徒从未可能成为的方式是神。祂是神,我们则只能分享神的某些方面[113]。因此“神成为人,为要使人在生命性情上(不是在神格上)成为神”的宣言,是充分表达真理又顾到避免误解的精确说法。
成为神的真理无法与神的经纶分开,而神经纶的焦点是集中在这位成肉体、为人生活、死与复活的基督。借着成肉体,神在基督里成为一个人;而借着复活,基督的人性被拔高到神性里。复活如何在基督人性“成为神”(姑且称之)的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基督的复活同样也在信徒成为神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复活与成为神
论到人成为神,罗一3~4林前十五45,和彼前一3是最直接的三处经文。然而,有些更正教人士只要听到“成为神”一词,就立即产生警觉,并立刻控诉其为异端和亵渎。其实,他们不但背离对圣经──神主宰权柄──该有的敬畏;他们也忽视曾有大量先辈,无论是初期教父或近代学者,都不怯于拥抱这个神对人旨意之目的,肯定这个合乎圣经的高品启示。他们的盲目与胆怯,造成他们最大的损失。
其实,只要我们有启示和光照,就比较不会有情绪性的控诉。我们要求荣耀的父,赐给我们智慧和启示的灵,使我们充分地认识祂;并且要光照我们的心眼,使我们知道祂的呼召有何等盼望;祂在圣徒中之基业的荣耀,是何等丰富(弗一17~18)。成为神的真理,有圣经的明证,也有教父亚他那修的呼应──神成为人,为要使人成为神。这句话清楚的反映一种领会神救恩的角度,就是以基督的身位和工作,来解释信徒的救恩。当神成为肉体时,神就成为人。事实上,基督的肉体,就是成为与人一样(只是没有罪)的肉体。使徒约翰勇敢的宣告:话成了肉体(约一14)。成为神的第一步在神的经纶上实在太重要,不容丝毫偏差。因此约翰才会在后来的书信中再次提醒信徒:有许多迷惑人的已经出来,进到世界里,他们不承认耶稣基督是在肉体里来的,这就是那迷惑人的和敌基督的(约贰7)。基督成肉体的事实,不容否认。
Norris 也说明,基督的成肉体与信徒成为神之间,有相当密切的关系。Norris 指出:奥古斯丁采用了与爱任纽、亚他那修和拿先斯的贵格利等神学家类似的方式,宣称“子基督成为人,为要使人成为神圣的”。他的论点,和后来的守道者马克西母与帕拉马的说法并无二致。奥古斯丁说,人能成为神圣的,是因着在基督耶稣里之神恩典的恩赐。只有借着子的成肉体,才能使“有分于神的性情”这件事成为可能[114]
神成为人的步骤只发生在神独生子基督的成肉体上。祂本有神的形状,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之珍而紧持不放,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状,成为人的样式(腓二6~7)。没有人能有分于这个过程,因为只有祂是独一的神(罗九5)。然而人成为神,却不只限于基督的人性在复活时被拔高到神性一事而已。在复活时,神的独生子成为许多弟兄中的长子,神的众子也在祂的复活里被重生。因此,神的众子,与基督一同复活的信徒,都能分享祂复活中人性被拔高到神性里的荣耀过程。Christian D. Kettler在(The Vicarious Humanity of Christ and the Reality of Salvation)一书中提到,神穿上人类血肉之救恩的终极结果,可见于复活和升天。……因着我们的人性被归结到复活之基督的人性里,所以我们的人性就在升天里,被带到神的荣耀、神的同在和神的生命里,且被神高举。这就是神成为肉体的目标。当然这并不是说,人性被吞没于神性无垠的汪洋中。因为这是由基督分享我们的人性所保证,使我们也分享祂的事实[115]
借着基督的成肉体,神成为人;而借着基督的复活,人可能在生命和性情上成为神,但却绝对无分于神格。我们仍要努力,帮助基督徒胜过一般信徒对此的质疑和迟疑,使我们能正确领会成为神的真理。这个目的不是为着增加我们神学的知识,而是使我们能开始正确的经历这个真理,并且朝向呼召我们的盼望迈进。
 
结论
基督死而复活之后,给使徒们的托付,是直到地极作祂的见证人。而使徒们作见证的中心,乃是基督的复活。基督的复活,并非基督徒信仰中的一个选项,基督的复活乃是神圣经纶的命脉和生命线。实因基督若没有复活,神就是死人的神,不是活人的神,基督也就不是活的救主,不能拯救我们到底。若没有复活,基督就不能成为赐生命的灵,也就没有生命的分赐,信徒也无从重生、更新、变化。基督若没有复活,就没有基督的身体作祂的丰满,没有召会作基督的新妇,也就没有新人。若没有复活,神新约的经纶就完全崩溃,神永远的定旨也要归于无有了。
但是,当彼得、约翰和保罗传讲基督复活时,就分别受到撒都该人、以彼古罗和斯多亚两门学士的反对。历代以来,外有异教不信复活的批判,内有幻影派和灵智派反对真有复活之异端。因此,以理性论点为复活的可能性辩护,成了启蒙运动之前,基督复活教义发展的主流。到了启蒙运动之后,基督的复活是否为一个客观的历史事件?可否由历史的方法得到确实的证据?等等客观理性的辩论,又成为西方主流神学和华文系统神学书籍的新焦点。但是,神新约经纶得以完成的关键,乃在于基督复活的内在意义和基督在复活里的工作。因此,本文强调基督在复活里的工作和其内在意义,深入探讨后结论如下:
第一,已过十九个世纪,在西方主流神学家中,的确不容易发现有人将复活联于那灵。但在二十世纪,神学界有突破性的恢复,愈来愈多权威圣经学者,开始支持并认同“复活的基督成了赐生命的灵”、“复活的基督就是那灵”和“主与那灵是同一的”等真理。
第二,耶稣基督的成肉体、为人生活、死和复活,不应被视为一些断续、分开的事件,而是在祂经过的每个过程中,都将一些新的元素调进赐生命的灵里面。
第三,耶稣对马大说:“我是复活”。复活就是基督这人位。太强调末日的复活,会阻挠人享受主现今复活的生命。基督的复活更是为着信徒在今世的经历与享受。
第四,基督这神圣者,在祂成为肉体之前,已经是神的儿子,但祂的人性部分,不是神的儿子。基督借着祂的复活,圣别并拔高了祂人性的部分,祂就从这复活,带着祂的人性,被标出为神的儿子。
第五,论到主耶稣是人,是神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论到主耶稣是神,也是复活,有不能毁坏的生命,是祂自己从死人中复活。
第六,基督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不只表示信徒将来的复活,也是作复活的初熟果子献给神,使神满足。
第七,撒但借着钉十字架所拆毁的,仅仅是耶稣的身体。主在复活里所建立的,不仅仅是祂自己的身体,也是使所有构成祂身体的信徒,与祂一同复活而成为团体的殿。
第八,圣灵是复活基督的实化,主将这圣灵作保惠师,吹入门徒里面,以后仍与门徒同在四十天之久,并教导他们神国的事。
第九,在基督的身位里,借着成肉体,神性加进人性里;借着为人生活,神性活在人性里;最后借着死与复活,人性被拔高到神性里。亚他那修的金句“神成为人,为要使人成为神”,就是分别呼应基督的成肉体和复活。无论在基督身上,或在信徒里面,这金句都能表达基督复活的内在意义─基督复活为要使人成为神。
 
注释:
 
J. N. D. Kelly,《早期基督教教义》,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8, 320页。
 
L. Berkhof,《基督教教义史》,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84, 211-212页。
 
同注1, 319页。
 
同注1
 
同注1
 
同注1
 
同注1
 
同注1
 
同注1
 
同注1,321页。
 
同注1,322页。
 
同注1,322页。
 
同注1,322页。
 
同注1,323页。
 
同注1, 323页。
 
同注1, 324页。
 
同注1, 324页。
 
同注1, 324页。
 
同注1, 324页。
 
同注1, 325页。
 
同注1, 328页。
 
同注1, 328页。
 
同注1, 329页。
 
同注1, 329页。
 
同注1, 329页。
 
同注1, 330页。
 
同注1, 330页。
 
同注1, 330页。
 
同注1, 317页。
 
同注2
 
同注2, 212页。
 
A. E. McGrath,《基督教神学手册》,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385-393页。
 
G. E. Ladd,《我信耶稣复活》,天道书楼,1984, 1-5页。
 
D. Guthrie,《古氏新约神学》,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1,479-487页。
 
同注32, 385页。
 
同注32, 385页。
 
同注32, 386页。
 
同注33, 462页。
 
同注33, 462-463页
 
同注32, 387-388页
 
同注32, 388-389页
 
同注32, 389页
 
同注33, 2页
 
同注33, 2页
 
同注33, 2页
 
同注33, 4页
 
同注33, 4页
 
J. Pelikan,The Emergency of the Catholic Tradition(100-600),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Vol. I,1971,p.30.
 
王生台,《肯定与否定》,水流职事站,1998,第一卷第一期,信经与圣经─何者为真理之准则, 9-24页
 
P. Enns,The Moody Handbook of Theology,Moody Press,1989,pp.200-201.
 
P. Carnley,The Structure of Resurrection Belief,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250-251. 其中所引用之著作为:
Ⅰ. C. F. Evans,I will go before you into Galilee,JTS,NS,5,1954,pp.3-18
Ⅱ. C. F. Evans,The Kerygma,JTS,NS,8,1956,pp. 25-41
Ⅲ. C. F. Evans,Resurrection and the New Testament,London:SCMPress,1970
Ⅳ. D. P. Fuller,Easter Faith and History,London:The Tyndale Press,1968
v. D. P. Fuller,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and the Historical Method,JBR,34,1966,pp.18-24
Ⅵ. W. Marxsen,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as a Historical and Theological Problem,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essage of the Resurrection for Faith in Jesus Christ,ed. C. F. D. Moule,London:SCM Press,1968
Ⅶ. W. Marxsen,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of Nazareth,London:SCM Press,1970
 
Andrew Murray,《基督的灵》,台湾福音书房,1994,第五版, 38页。
 
同注52
 
同注52, 39页。
 
H. Berkhof,The Doctrine of the Holy Spirit,John Knox Press,1976,pp.26-27.
 
J. Dunn,1 Corinthians 15: 45 last Adam,life-giving Spirit,Christ and the Spirit in the New Testa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p.127,The exalted Lord seems to be wholly identified with the Spirit,the source of the new life experienced by believers.
 
J. Dunn,Christology in the Making,SCM Press,1980,p.146.
 
M.R. Vincent,Word Studies of the New Testament,Mac Donald,Vol.III,p.388.
 
H. Alford,Alford's Greek Testament,Baker Book House,1980,Vol.II,p.34.
 
同注55,p.26.
 
J. Denney,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Hodder &Stoughton,1916,p.134.
 
同注51,引自D. R. Griffiths,“The Lord is the Spirit”,Expository Times,Vol.IV,1943,pp.81-83.
 
同注51,引自W. D. Davies,Paul and Rabbinic Judaism,2nd edn.,London:SPCK,1965,Chapter 8,The Lord the Spirit
 
同注51,引自C. H. Dodd,The Apostolic Preaching and its Developments,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36,p.147,favours the view that in 2 Cor. 3:17 the Spirit and Christ are identified.
 
同注51,引自R. H. Strachan,The Second Epistle of Paul to the Corinthians,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35,p.88.
 
同注51,引自C. A. A. Scott,Christianity According to St. Pau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7,pp.258-261,thinks of“equivalence”rather than “identity”but the distinction is unclear.
 
同注51,引自N. Q. Hamilton,“ The Holy Spirit and Eschatology in Paul”,Scottish Journal of Theology,Occasional Papers,No.6(19-7),p.4,Paul in some sense equates the Spirit and the resurrected exalted Lord.
 
同注51,p.251.
 
同注51,引自W. Pannenberg,Jesus-God and Man,English trans.L. L. Wilkins and D. A. Priebe,London: SCM Press,1968
 
同注51,引自E. F. Scott,The Spirit in the New Testament,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1923,pp.180-181,Scott admits some kind of identity between the Spirit and the risen Christ on the basis of other statements of Paul if not on the basis of 2 Cor. 3:17.
 
同注51,引自A. E. J. Rawlinson,The New Testament Doctrine of Christ,pp.155-159,argues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irit and resurrected Christ is not justified on the basis of 2 Cor. 3:17 but goes on to admit that if Paul is not invariably careful to discriminate precisely between the idea of the Spirit and the idea of the indwelling Christ,it is...... much truer to maintain that he regards the one as being the medium of the other than that he identifies the two. The risen Christ indwells his Church through the Spirit-that is St. Paul's real thought.
 
同注33, 107页。
 
W. H. G. Thomas,The Holy Spirit of God,Eerdmans,1955,p.144.
 
L. Berkhof,《基督教神学概论》,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89, 150-152页。
 
章力生,《基督论》,宣道出版社,1990, 138-143页。
 
H. Bavinck,《基督教神学》,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93, 336-343页。
 
H. Lockyer,《圣经中全备的教义》,中国主日学协会出版部,1964, 153-155页。
 
C. C. Ryrie,《基础神学》,角石出版有限公司,1996, 294-297页。
 
沈介山,《信徒神学》,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93, 280-283页。
 
A. H. Strong,《系统神学》,浸信会出版社,1989, 504-508页。
 
G. E. Ladd,《赖氏新约神学》,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0, 373-385页。
 
同注74, 150-151页。
 
同注75, 138页。
 
同注52
 
同注74, 151页。
 
同注75, 138页。
 
同注75, 139页。
 
同注75, 143页。
 
同注33, 4页。
 
同注81, 710页。
 
同注81, 359页。
 
J. Pester,“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esurrection of Christ”,Affirmation & Critique,Living Stream Ministry,Vol.II,No.3,pp.23-30.
 
周联华,《神学纲要》,卷二,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0, 373-380页。
 
同注75, 139页。
 
同注74, 151页。
 
T. M. Dorman,A Faith for All Seasons:Historic Christian Belief in Its Classical Expression. Nashville: Broadman & Holman Publishers,1985,pp. 222-223,(1)in Jesus Christ God has inaugurated His kingdom rule on earth.(2)God's declaration of Jesus' divine Sonship.(3)confirmed that Jesus was perfectly righteous and therefore an appropriate representative and substitute for sinful human beings.(4)demonstrated Christ's victory over death and the power of the devil.(5)anticipates the final resurrection and glorification of believers.(6)the cause of believers' justification,regeneration(new birth),and final resurrection.(7)brings redemption not only to the people of God,but to the entire order of creation.
 
李常受,《新约圣经恢复本》,台湾福音书房,1998,罗四25注1580页。
注98
 
同注76, 341页。
注99
 
同注77, 155页。
 
同注75, 143页。
注101
 
杨牧谷,《当代神学辞典》,校园书房出版社,1997, 987页。
 
同注33, 136页。
 
同注101, 988页。
 
同注93, 375页。
 
同注75, 139页。
 
同注74, 151页。
 
林鸿信,《圣神论》,礼记出版社,1997, 179,354-356页。
 
同注51,It seems clear enough that the Spirit is the reality of the raised Christ in so far as the raised Christ is experienced. Or,to put it another way,the exalted Christ is the hidden source of the Spirit which is experienced and apprehended in faith. The raised Christ himself in his“spiritual body” is in heaven,hidden from earthly scrutiny. He is known in human experience not in an immediate and direct encounter but indirectly,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the Spirit.
 
同注107, 179页。
 
同注75, 148页。
 
同注78, 299页。
 
F. W. Norris,Scottish Journal of Theology,1996,p.412,Deification:Consensual and Cogent.
 
同注112,pp.416-417.
 
同注112,p.420.
 
C. D. Kettler,The Vicarious Humanity of Christ and the Reality of Salvation,Lanham: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1,p.126.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