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一)
祷告勤:殷勤祷告不懒惰
 
什么是勤
勤就是殷勤,不懒惰,不怕事,不让有事情变作没有事情;殷勤就是热心、赶紧、尽心、竭力,也就是把围在你周围的事和加到你身上的事,都彻底的作透了。不仅如此,殷勤乃是在爱中热诚的顾念人,如同乳养的母亲热切顾惜她所喂养的孩子,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殷勤的人是不会空闲的,乃是一直的寻找事情作,总是在神面前思想,在神面前祷告,在神面前仰望,在神面前考虑,尽量的找出事情作。一个事奉主的人,必须养成殷勤的性格。殷勤也是主仆人身上最厉害的性格。圣经里充满了殷勤的教训;只有殷勤的人才能为主作工。
殷勤的反面是懒惰。在圣经里,懒惰的意思是懈怠、闲、闲懒、为难,甚至是荒芜、慢、延迟、犹预,或者根本就是“不”、不跑、不工作。总而言之,懒惰的意思就是,有许多事情却根本不作,总是有事化无事。懒惰也是在那里拖延,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把一件事情慢慢的作。一天可以作完的,却作了十天;一个月可以完成的,却作了三个月。处理事情总是慢慢来,这就是懒惰。懒惰也有徘徊的意思,就是要走又不走,不走又想走,下不了决心。懒惰是人的天性和环境中的习性养成的。懒惰人的光景就是爱睡觉、脏又乱、理由多、找借口。懒惰是可恨的,因为会把我们自己浪费掉。懒惰吞吃了我们的光阴,最后会吞吃我们的一生。箴言中有多处经节,把懒惰人和殷勤人作比较:“殷勤人的手必掌权;懒惰的人必服苦役。”(十二24)“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殷勤人必得丰裕。”(十三4)“闲懒的手,造成贫穷;殷勤的手,使人富足。夏天聚敛的,是明智之子;收割时睡觉的,是贻羞之子。”(十4~5)(参《主工人的性格》七三~七六、七九~八〇页;《性格》十三页。)
懒惰人羡慕,却无所得;殷勤人必得丰裕。(箴十三4
生活应用:作事热心、赶紧、尽心、竭力,养成殷勤不懒惰的性格。
 
天天操练
波兰著名音乐家帕得勒说,“我若一天不练琴,手便觉得生涩,但只有我个人感觉得出来;我若间断两天不练琴,我的家人能听出弹奏的差别;我若停止三天不练习,我的朋友能够知道;倘若我七天不弹琴,连一般听众也瞒不过。”早起晨兴也是如此。只要一天没有晨兴,你自己知道;两天没有晨兴,你的家人会感觉到;三天没有晨兴,你周围的同伴都会感觉到你与主的交通间断了。在享受主的事上,我们需要殷勤;就像写诗的人所说的:“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默想你的话语。”(诗一一九148)(参造就故事上册,六页。)
 
殷勤的写作
德国的路德马丁(Martin Luther,1483~1546)享年六十三岁,三十四岁时开始著书,著书的时间共二十九年。当他四百周年诞辰纪念时,有人集合他生平的著作,交给德国卫马尔城希文书坊,用铅字活版排印。路德马丁的著作共有九十五卷,每卷平均有七百五十页,共计至少有六万五千页。当时还没有打字机、自来水笔及钢笔等;路德马丁所用的笔乃是削鹅翎管作的。同时,他又是一个牧师及神学院的教授,还要往来照顾各地教会与传道;并且他体弱多病,常常因此暂停工作。如今查阅他的著作,仍有研读的价值。以一个百事丛集、体弱多病的人,竟然能有这样多的著作,真是一个殷勤服事主的好榜样(参造就故事下册,七四~七五页)。
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默想你的话语。(诗一一九148
 
神是奋力活动的
以西结一章,将神的经纶比作一个大轮(15~21)。这大轮的轮轴表征基督作神经纶的中心;轮辋表征基督的配偶─召会,要终极完成为新耶路撒冷。众多的信徒,作为基督的肢体,乃是轮辐,要一直扩展,直到轮辋,就是基督的身体,终极完成为新耶路撒冷。这大轮不只是神的经纶,也是神经纶的行动。从创世记一章直到如今,这大轮一直在转动。神经纶的行动从未停止过。二十世纪初,这大轮从西方转到了中国大陆;六十多年前,又从中国大陆转到了台湾。结果,五年内台湾众召会的人数增加到了五万人。后来,这大轮的行动到了美国,又继续进展到全球六大洲。
历世历代以来,这大轮一直在行动;今天我们都是这大轮在地上行动的一部分。有时这大轮的行动相当缓慢,有时它却快到一个地步,叫我们很难追得上。事实上,神是这大轮的发动者,祂从未休息过,祂是一直不断地奋力向前。然而,神在祂经纶的大轮里行动,需要神的选民与祂合作。神子民在地上的历史,事实上就是这位运行的神,在祂所救赎的人里面奋力活动的历史,为使他们能与祂一起奋力活动,为着完成神对基督和祂扩增的永远经纶。所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日常行事,我们的学业、职业、事业,都必须是神今天在地上,在祂美妙且超绝行动中之历史的一部分。
当神在我们里面奋力活动并行动时,我们必须与神是一;这就是说,在生命上,在生活上,并在我们今天地上全部的行动上,我们必须与神是一。我们必须写神今日的历史,与那奋力活动的神成为一,而一同前进。在祂里面,同着祂,凭着祂,并为着祂。这个奋力活动,就是勤的特征(参《约书亚记生命读经》一〇~一二、三~四页)。
活物往来奔走,好像闪电的样子。…灵往哪里去,活物就往哪里去;活物上升,轮也在活物旁边上升,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结一1420
生活应用:与奋力活动的神成为一,一同奋力向前,积极进取。
 
比电报更快
从前,有一个人在某海岛上装置电线。他对在旁观看的孩童说道:“真是奇妙啊!等电线装好了,从这里发信到几千里之外的城市,只要二十分钟,就可以收到回信。”孩童回答说,“那有什么希奇!”那人惊讶的问道:“你知道还有比这更奇妙的事吗?”孩童说,“我听说,还没有发信,就可得到回信。”“这是什么意思?那能有这事?”“圣经上面写着:‘他们尚未呼求,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赛六五24。)神是奋力活动的神,祂回答人的祷告,是极快的(参福音故事下册,一二二~一二三页)。
 
配搭为着主的行动
一九三三年,李常受弟兄访问日本的弟兄姊妹。他不懂日语,日本的圣徒也不懂中文。然而,当他们一同跪下祷告的时候,灵里觉得新鲜、甜美。这指明我们都是出于基督的活物,我们都有同一个生命,就是基督的生命。我们若弃绝不是基督的一切,我们就要成为在基督里的一个实体,我们也能配搭在一起。这样配搭的结果,乃是神的行动。
神今日的行动乃是一个往前的大轮。许多信徒以为,我们必须等主在我们前头行动,我们才能行动;但主给我们看见,我们不必等候主才行动。主已经等了近二千年了。如果我们往前,主会随着我们。我们若不行动,就不会有轮子;但我们若行动,轮子就要随着我们。神工作的行动,福音的行动和召会的行动,全都在于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有把握、确信和信心,放胆往前行。
按照以西结书所描述的,这轮子上满了眼睛。我们若对主是认真的,关心主今日在地上的行动,就会满有眼睛,有眼光,有远见。保罗是个满有眼睛的人,因此他对现今、将来、世局、主的话、召会、属物质的事、属灵的事,都是清楚地(参《以西结书生命读经》一〇二、一二六、一二三页)。
他们尚未呼求,我就应允;正说话的时候,我就垂听。(赛六五24
 
主殷勤服事的榜样
马可福音清楚告诉我们,主耶稣是神的仆人。因此在这卷书里,主少有长篇的教训,也少有一连串的比喻,却多有医病、赶鬼等福音服事的记载。因为主来到地上不是作王,而是作仆人,所以祂所作的,比祂所说的更多。作为神的仆人,主耶稣非常殷勤。从马可一章就可以看见,祂是极其忙碌:当祂在约但河里受浸起来,“随即”被那灵“催”到旷野,受撒但的试诱(12)。之后,祂来到加利利传扬神的福音(14),看见雅各和约翰,祂“随即”呼召他们来跟从祂(20)。他们到了迦百农,耶稣“随即”进入会堂施教(21);又“即时”赶逐了被污灵附着之人身上的鬼(23~26)。他们一出会堂,又进入西门和安得烈的家,有人“立刻”向耶稣说到西门的岳母患热病躺着,耶稣就医治了她(29~31)。到了黄昏,日落的时候,他们还未得休息,反而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门前,耶稣治好了许多患各样疾病的人,又赶出许多鬼。当祂这样服事了众人,想必已经很晚了;但三十五节说,“清早,天还黑,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这简短的记载,说出主耶稣作为服事的奴仆,是何等的殷勤。
有时,主殷勤服事到一个地步,连饭都顾不得吃,以致给人一个印象说,祂癫狂了(三20~21)。在六章,主和祂的门徒在福音的服事上殷勤、忙碌和忠心,以致他们连吃饭也没有机会。于是主说,“来吧,你们暗暗地到旷野地方歇一歇。”他们就暗暗地往旷野地方去。没想到许多人看见他们去,又认出他们,就从各城步行,一同跑到那里,甚至比他们先到。耶稣看见大批群众,又对他们动了慈心,就开始教训他们许多事。时候已经晚了,主恐怕群众在路上困乏,于是把饼和鱼给他们吃,叫大家吃饱了,还叫门徒把零碎收起来。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到对岸去,祂既解散了群众,就独自上山去祷告(31~46)。主耶稣殷勤的性格,使祂合于作神的仆人(参《圣经提要》第四卷,五二四页;《基督是实际》八二~八三页;《性格》二二~二三页)。
因为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十45
生活应用:珍赏主耶稣作神的仆人,殷勤服事不稍歇息。
 
依利亚德临死不休息
美国麻省牛顿城有一处宽广的地方,乃是著名的依利亚德(John Eliot)对印第安人讲道的地方。那里竖立着一个设计特殊的石碑。依利亚德享年八十岁。在离世当天,他还在教导一个站在床边的印第安小孩念字母。一位朋友大吃一惊的问他:“你为什么还不休息?”依利亚德回答说,“因为我曾经祈求神,使我活着的时候有用处,神也听了我的祷告;现在我不能传道了,祂仍然赐给我力量,叫我能教导这孩子念字母。”依利亚德实在是我们殷勤服事主的好榜样。圣经告诉我们:“这些事你要殷勤实行,并要投身其中。”(提前四15)(参造就故事下册,七三页。)
 
天天准备主人回来
一位游客旅行义大利的南部,经过一座宏伟的别墅。别墅的主人极其富有,但是多年没有住在这里。别墅的花园很大,修饰得既整齐又清洁;鸟语花香,景致幽美。那位游客不禁止步,倚靠着栏杆观赏,流连不舍。恰巧园丁走来,游客就请求园丁让他进去参观,园丁欣然答应,让他四处游览。游客离开的时候,问园丁说,“你的主人有没有回到这里?”园丁回答:“他十二年没有来了。”“他写信给你吗?”“也没有。”游客诧异的问:“那么是谁指挥你的工作呢?”园丁说,“城里有一位代他管理产业的人。”游客问:“那人常来吗?”园丁摇头说,“从来没有呢!”游客不禁微笑,称许的说,“园里的一切都修饰得既整齐又清洁,好像你把它预备好了,等候欢迎你的主人明天就要回来的样子!”园丁连忙回答:“先生,不要说明天,我是天天准备好,等候主人回来,或许就在今天啊!”主的仆人们,你是否尽心竭力,预备好迎接主今天就来?“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启二一2)(参造就故事下册,七〇页。)
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启二一2
 
主教导门徒要殷勤
基督作为神的奴仆,作工极其殷勤,即或在安息日祂也顾不得休息。在四福音书里,多次记载主耶稣在安息日医病、赶鬼,甚至在麦地掐麦穗吃。约翰五章说到,主在安息日医治了一个病了三十八年的人。那人得痊愈,就立即拿起褥子走了。但犹太人对那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以的。以后犹太人知道使他痊愈的是耶稣,就逼迫耶稣,想要杀祂,因为祂在安息日作了这事。耶稣对他们说,“我父作工直到如今,我也作工。”(1~17)这话证明父如何为着完成祂的经纶,作工直到如今,主也是这样殷勤的作工毫不间断。今天事奉主的路,就是“我父作工直到如今,我也作工”。
约翰四章记载,主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之后,祂对门徒说了一句相当特别的话。主说,“你们岂不是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看哪,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发白,可以收割了。”(35)如果照门徒的计划,还得等四个月才能收割;但是照主的计划,今天就是收割的时候了。照人的估计,还得等四个月,但是主说,“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发白,可以收割了。”今天就是缺少这样举目观看的人,所以事情都拖到四个月以后才作。今天许多人都不往神的路上走,许多人的眼睛都不看神今天作什么事。所以,要常常举目观看;你不举目,就没有事情。工作的问题是殷勤的问题,是不懒惰的问题,并不是手里有多少就作多少,乃是要举目去找事情作(参《主工人的性格》七六~七七页)。
你们岂不是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看哪,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发白,可以收割了。(约四35
生活应用:学习主殷勤的榜样,经常举目观看,积极主动找事情作。
 
所作虽多仍以为少
著名的布道家卫斯理约翰(John Wesley,1703~1791)每天四点钟起床,用一个钟头的时间祷告。他经常早晨五点钟就开始讲道,有时一天五次露天讲道。他编纂与著作的书多达三百一十四种。因着他有一颗殷勤、火热的心,所作的虽然如此之多,却仍以为少。一次,有一位妇人问他说,“如果你知道你明天夜里十二点要离世,你会怎样用你的时间?”他回答说,“怎样用?哦,我仍是按照我现在的用法。今晚,我将在格劳司特讲道。明天早上五点,我仍在那里讲道。以后我要到特开司布,下午在那里讲道,晚上要对市民讲道,再到马丁家里,因为他邀请我吃饭,和他全家谈论、祷告,跟往常一样。之后,十点钟回家,将我自己交托给天父,然后安睡;醒来时在荣耀里。”(参造就故事下册,七四页)
 
马不停蹄的兴旺福音
布莱纳大卫(David Brainerd,1718~1747)于一七四三年开始在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传福音,那里荒凉落后,生活艰苦,但他为印第安人恳切祷告,并且持续的传福音达两年之久。起初一点果效也没有。正当他灰心失望,打算放弃时,没想到在纽泽西州的克罗斯卫森一带,有许多印第安人悔改信主,如同一次属灵的复兴。大卫因此得到鼓励,更加积极走遍印第安人居住的地区。为了向印第安人传福音,他在九个月之间,骑马跑了三千英里,平均每周有二十小时是坐在马鞍上。他一直这样竭力的传福音,以至于他的身体无法负荷而病倒了。即或在病中,他仍然殷勤不倦的为福音祷告,他是时时刻刻思念神,并且把一切的心思都放在神的身上。
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预备好,用全般的恒忍和教训,叫人知罪自责,谴责人,劝勉人。(提后四2
 
保罗殷勤作主工的榜样
使徒保罗是殷勤服事的榜样。在罗十五16,保罗说他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神福音勤奋的祭司,把外邦人献给神。在使徒行传中,保罗和他的同伴一城接着一城,一面看望、坚固圣徒,在各召会中选立长老;一面抓住机会,利用各样的聚集宣传神的话,传扬福音。他曾一连三个月在会堂里传讲并教导神的国,以致主的话传遍整个地区(十三49)。他也曾在以弗所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戒圣徒(二十31)。即使在监禁中,他仍然殷勤且刚强的写信给众召会,借此坚固、加强召会;凡与众圣徒有益的,他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2027)。他凡事给圣徒作榜样,并且劳苦,亲手作工,以制造帐棚为业,他的两只手常供给他和同伴的需用(34~35十八3林前四12)。
新约里的使徒们,从彼得直到保罗为止,都是辛勤劳碌,一点也不懒惰,尽力找机会事奉神。保罗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预备好,用全般的恒忍和教训,叫人知罪自责,谴责人,劝勉人。”(提后四2)不管得时也好,不得时也好,都要传道。在得时的时候劳苦,在不得时的时候还是劳苦。事奉神的人是得时作,不得时也作。使徒们都是非常殷勤的,我们若试着去作保罗的工作,也许作到八十岁,还不及他所作的十分之一。我们只要看保罗所作的,就能看出他是何等勤劳。他若不是到各处传福音,就是与人辩论,或者讲道,或者写信,甚至被关在监牢里还写书信。那些摸着最高属灵事物的书信,都是保罗在监牢里写的。虽然他受捆绑,被关在监牢里,但神的话却不受捆绑。保罗真是个殷勤的人,像他的主一样,一点不懒惰(参《主工人的性格》七二~七三页)。
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神福音勤奋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在圣灵里得以圣别,可蒙悦纳。(罗十五16
生活应用: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传福音。
 
殷勤传福音,寻回迷羊
一位弟兄因服事主而被捕入狱,虽然如此,在狱中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向人传福音。有一天,他和一个犯人,谈论到信仰的问题。他告诉那位犯人:“神就像浪子的父亲,是满有慈爱的。不管我们堕落到什么地步,只要我们肯回到祂面前,祂都肯收纳。圣经告诉我们,主耶稣是为羊舍命的好牧人,祂撇下了九十九只羊,历尽千辛万苦去寻找一只失迷的羊。”接着,他唱起一首诗歌:“失迷的羊,你今在哪里?救主今天正在寻找你!一百只羊内中缺一只,莫非就是你?…”(诗歌七一三首。)诗歌还没有唱完,那位犯人就大哭起来。之后,他诚挚的说,“我就是一只失迷的羊。许多年以前,我在漳州的一家银行工作。每到主日,我都会去聚会,还参加唱诗班,别人都认为我是一个热心的基督徒。等到政治解放后,环境有了改变,我就渐渐离弃了主。今天听了你的谈话和你唱的诗歌,我极为感动。我决心立刻回到主的面前悔改认罪,求主赦免我!我不愿再流荡,也不愿再失迷了!”他们就一同祷告,从此以后,那位失迷的弟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变。借着这位弟兄殷勤的传福音,主因此找回了一只失迷的羊(参福音见证第六集,一二五~一二六页)。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十11
 
主在祷告上殷勤的榜样
四福音书给我们看见,主耶稣是一个在祷告上殷勤的人。福音书里多次提到,主耶稣上山或退到隐密处去祷告。在马太十四章,当祂行完五饼二鱼食饱五千人的神迹之后,祂解散了群众,就独自上山祷告(23)。在马可一章,清早,天还黑,耶稣就起来,到旷野地方去祷告(35)。在路加五章,许多群众来在一起要听祂的话,也要病得医治,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15~16)。又有一次,耶稣为要选立十二使徒,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六12~13)。甚至在祂被捉拿、受审问、并宣判钉十字架之前,祂带着门徒到客西马尼园,在那里祂三次祷告神(太二六36~44)。直至祂被钉在十字架上,祂也在十字架上三次祷告神。第一次,祂为那些钉祂十字架的人祷告(路二三33~34);第二次,祂向神祷告说,“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弃绝我?”(太二七46。)第三次,在祂断气前,祂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路二三46)主耶稣是我们殷勤祷告的榜样。祂这第一位神人,是真正的人,但祂信靠神,直到祂人生的尽头。
祷告有一个秘诀,就是要“三次”祷告主。这个“三”,不是一二三的三,而是多数的意思。主耶稣在客西马尼三次求神,等到神听了祂的祷告才停止。保罗也曾三次求神,等到神有话答应他才停止。所有的祷告,都得注重三次的原则。这不是说祷告一次、两次、三次就停止,乃是祷告到透了,神也听了,才停止。这三次祷告的原则是很紧要的。
我们祷告,不要像蚱蜢一样跳来跳去。一件事还没有祷告透,就跳到另一件事上;另一件没有祷告透,又跳回第一件事上。这样跳来跳去的祷告,叫负担无法卸去,并且难以得着神的答应。要尽祷告的职事,就得在神面前有祷告的负担。有的事也许祷告一次就成,有的也许祷告两次才成,有的也许要三次、五次,负担才卸去。不管祷告的次数多少,总是要把负担卸了,祷告才停止。这说出我们在祷告上要殷勤(参《神人的生活》一〇五、一六五、一七八~一八〇页;十二篮第二辑,七三~七五页)。
那些日子,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路六12
生活应用:不管祷告的次数多少,总是要把负担卸了,祷告才停止。
 
祷告接触领人归主
斐尼(Charles G. Finney,1792~1875)年轻时,是一个未得救的律师。有几位青年弟兄常为他祷告;有机会就向他传福音。过了一段时期,他果真很奇妙的得救了。后来,主借着他救了约五十万个灵魂!还有许多神所大用的仆人,都是借着祷告和个人的接触而得救的。主在地上,曾经在叙加井旁引导一个女人得救,同时影响了全城的人。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个人领人归主的工作。“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预备好,用全般的恒忍和教训,叫人知罪自责,谴责人,劝勉人。”(提后四2)(参造就故事下册,三六页。)
 
跪在地图前祷告
在伦敦一处贫民住宅区内,有一间小房子,这房子就是早年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1905)的住所。那时,戴德生不过是将近二十岁的青年人;在他那房子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全中国大地图。戴德生每天用几个小时的时间,跪在地图前祷告。那时,中国还有十一省没有福音传去,也没有一个人去内地为主作见证。戴德生没有钱,也没有差会,肯和他到中国去的朋友也不多;只有几个朋友,每周来一、二次,和他一同跪在那地图前祷告。那时,他的心里有一远大志向,要将福音传遍中国内地。一八五四年,戴德生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地土。按照估计,当时只有三百五十位得救的信徒;到了戴德生离世的时候,得救的人数已超过十七万五千人。截至一九三三年止,在中国内地会的会堂多达二千六百五十三处,西国宣教士有一千三百多位。这一切都是由于戴德生这个青年人的志向,和他殷勤不歇的祷告和作工而来(参造就故事上册,四一~四二页)。
所以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祈求、祷告、代求、感谢。(提前二1
 
主教导门徒在祷告上殷勤
在路加十八章,主耶稣对门徒讲了一个比喻,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某城里有一个审判官,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人。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他多时不肯,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人,只因这寡妇常常搅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不断来缠磨我。主说,你们听这不义的审判官所说的。神的选民昼夜呼吁祂,祂纵然为他们忍耐着,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1~7。)就某种意义说,信徒在今世是寡妇,因他们的丈夫基督不在地上了。我们这些神的百姓,在基督里的信徒,在这被麻醉且麻醉人的世代中,就像寡妇一样。不仅如此,我们有一个对头,就是一直逼迫我们的魔鬼撒但,他一直搅扰我们,打岔我们对神的享受。为此,我们需要殷勤的在祷告中烦扰主,恒切祷告,不可灰心。
主在客西马尼三次流泪恳切祷告父神,并在那里教导门徒要跟祂学习如何祷告。主特别带着与祂较为亲近的彼得、约翰和雅各,离开其余的门徒,嘱咐他们与祂一同儆醒祷告。但他们没有谨守主的话,因为他们的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太二六36~45)。在我们基督徒的生活中,儆醒祷告是很强的原则,因为那试诱者撒但一直在我们四围。我们越爱主,试诱者就越注意我们。一旦我们转向主来爱祂,撒但就要不停的搅扰我们。在这宇宙中,在神和撒但之间有一场争战。主告诉门徒要儆醒祷告,这也是主对彼得的警告。最终,彼得因着没有儆醒祷告,就受了试诱,三次否认主。这说出儆醒祷告,对我们是何等重要。所以,我们需要操练在祷告上殷勤不松懈(参《路加福音生命读经》三九八~四〇四页;《神人的生活》一八二~一八四页)。
耶稣又对他们讲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
生活应用:要儆醒祷告,在祷告上殷勤不松懈。
 
睡醒就过祷告的生活
一位爱主的女佣作见证说,“早晨我一睁开眼,就祷告说,主啊,求你开启我的心眼;穿衣服的时候,就祷告说,主啊,愿我穿上基督的义袍;洗脸的时候,就祷告说,求主洗净我;作工的时候,就祷告说,求主给我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点火的时候,就祷告说,求主在我里面重新挑旺我的爱火;扫地时,就祷告说,求主除去我心里一切的污秽;吃饭的时候,就祷告说,求主赐给我隐藏的吗哪,与纯净的话奶;照管小孩时,就仰望父神使我作祂顺命的儿女。一天到晚,我都这样祷告。我所作的每一件事,全都给我一个意念用来祷告。”许多人以为“不住地祷告”是一个不容易实行的命令;但你若按照这个方法去实行,就不难了(参造就故事上册,九五页)。
 
祷告如钻山
叨雷博士(R. A. Torrey,1856~1928)曾经写了一本关于祷告的书。书中有段话说,“祷告如在大山钻洞,我们在这头钻,神就在那头作工,一到洞穿接触之时,就为神的大能开了大门。”麦威杜尼城有一女士读了这书,大受这段话语感动,立即邀请朋友组成祷告小组,专心祷告。这个运动很快普遍起来,不久,这城就有一千七百个祷告小组恒切祷告。之后,这位女士前往英国,赴开西(Keswick)大会讲论这些祷告小组。英国和爱尔兰的圣徒立刻效法,祷告小组如同雨后春笋。到了一九〇四年,全球就有三万信徒天天祷告说,“主啊,求你复兴你的召会。”由此种下了一九〇五年的威尔斯大复兴。英、美两国的属灵运动,以及印度和中国如同五旬节的复兴,大都由于这些祷告小组殷勤的祷告(参造就故事上册,六九页)。
耶路撒冷啊,我在你城墙上设立了守望者;他们整日整夜总不静默。提醒耶和华的,你们不要歇息。(赛六二6
 
李常受弟兄学英文的秘诀
李常受弟兄小时候,父亲早逝,由母亲独力抚育他们七位子女长大,生活相当困苦。李弟兄十四、十五岁就开始到工厂作工,来帮助家计。那时,他白天上班,晚上学英文。李弟兄是殷勤的人,充分利用上、下班和上、下学时,走在路上的时间读英文。他把英文课本先读几遍,背下来;再利用路上往返的时间,拿出文法书来分析每一个句子的结构,一面走,一面分析。所以,他对英文的文法很精通。而后进入长老会所办的英语专校就读,英文造诣就更好了。
一九六二年,李弟兄到美国正式开工。那时,他已经五十七岁了,才开始用英语讲道。他既从主领受负担,要在美国人中间作工,所以一定得说英语来得着美国人。李弟兄说,英文“写”不成问题,“读”也不成问题,但是“讲”却不大容易。他有一个长处,就是不断地讲,即使讲得不流利也讲。虽然他已经快六十岁了,还是经常翻阅字典。他用功到一个程度,翻破了一两本英文字典。他一直讲,一直翻字典,也照着音标学发音。聚会结束后,别人纠正他讲道时的发音,回家后小女儿也改正他,他都乐意接受;他这种殷勤学习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李弟兄是活到老学到老。他写的英文稿子,会请弟兄们修改。用英语释放信息后,他就听圣徒如何分享他所说的,再把正确的讲法应用到他的信息里。在学英语的事上,他是天天讲,天天改正。所以,我们学习任何的语文,千万不要怕讲;讲得不好也要讲,才会有进步。我们都要效法李弟兄殷勤学习的榜样。
闲懒的手,造成贫穷;殷勤的手,使人富足。(箴十4
 
读经殷勤,奉献也殷勤
郑文球弟兄早年开一家中药店,他一得救,就被主的爱深深抓住,对主和主的话满了渴慕。他的祷告非常迫切,经常流泪祷告、禁食祷告;与他一同祷告的人,常会被他的祷告所感动。他读经也极为殷勤,白天在店铺作事,就将圣经打开放在一边,有空就读,一本圣经都读透了,所以他有丰富的话语供应人。
他是渔溪召会的负责弟兄,对当地召会几百位信徒的属灵光景和家庭情形十分了解,并且能给与及时的帮助。有一位姊妹,她的丈夫患病死了,五位子女均幼小,家又贫穷,不得已向一位弟兄借钱。郑弟兄知道后,就奉献了同样数目的钱给这位姊妹,用意是要帮她还债。但这位姊妹因家里没有粮食,就把钱拿去买米,没有还债。郑弟兄知道了,再次奉献,那位姊妹又拿去买米充饥。郑弟兄又第三次奉献,那位姊妹这才拿去还清了所欠的债。郑弟兄不但在属灵上,而且在实际生活上,关心同作肢体的人,殷勤不倦的顾到他们生活上的需用。
当一九五六年一月大逼迫临到时,他和几位弟兄被捕并被判刑。五年刑满回来后继续服事召会,一年后又被捕,判刑七年。至终,他因病为主殉道,息了尘世的劳苦。他一生尽是为主、为召会花费自己,殷勤的供应基督,分赐生命。他丝毫不顾惜自己,为神作了荣耀美好的见证(参福音见证第六集,五〇~五二页)。
分授的,就当单纯;带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乐意。(罗十二8
 
迷路的羊
许多地方的牧羊人,是天天把羊领到山上吃草。山上虎狼猛兽很多,又有许多危险的地方;有时羊会离开羊群而走迷,所以牧人经常要去寻找迷羊,或是与野兽搏斗。有一个人养了一群羊,他的儿子天天把羊领到山上,牧放它们;一到黄昏,便将羊群领回家,圈在羊栏里过夜。当他将羊赶进圈中的时候,总要将羊一一数过,看看是否有羊迷失。
有一天下午,天色忽然变暗,风势极大,雨也倾盆而下,极其寒冷。那个牧羊的孩子,急忙将羊赶回家里,等到把羊赶进圈中,一一数过之后,才发现少了一只小羊。那个孩子当时极其疲倦,又冷又湿;他本来想要回房里烘干衣服,休息一下,但一想到山上迷路的羊,心就忧愁起来。因着这孩子是个殷勤、不怕事的人,就急忙离开温暖舒适的房子,上山寻找迷路孤单的小羊。
他在狂风大雨中,彻夜在山上寻找小羊,喊着小羊的名字,他的手脚都被荆棘乱石割破流血。喊到天亮,才听见远处山崖下边传来微弱的声音,他极力走到那里,看见小羊被荆棘挂住了。他立刻冒险沿着耸壁危崖直溜下去,抓起小羊扛在肩上,辛苦勉强的走回家。这时,他已极其疲乏,又冷又湿,手脚满了伤痕,但他心中却很快乐,因为他已经把迷路的小羊寻找回来(参福音故事中册,七六~七七页)。
 
天天梳头
从前,在乡下劳苦的妇女,因为没有时间梳头,每年只梳理头发一次,一梳就非常痛苦。有人到了城市,看见妇女每天梳头,心里暗自想着,城里的妇女为何天天梳头而不怕痛苦呢?岂不知她们天天梳头,成为习惯,梳头已成非常轻松的事,一点也不感觉痛苦;反之,每年只梳一次头,当然会感到非常痛苦。读经也是如此,天天读经,就天天蒙光照;天天有对付,天天遵行神的话,久而久之养成殷勤读经的习惯,就会觉得读经是一件容易的事(参造就故事上册,二四页)。
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其中的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直到找着吗?(路十五4
 
常为羊费心
英格兰有一绅士,爱好动物、植物。在他住屋旁边有一大块地,里面牛群、羊群、花园、果园、农田都有。一天,他的朋友来到那里游览,十分欣赏,不住夸奖他,不论是修理花果,或是牧养牛羊,都抓得住诀窍。几乎园里的每样东西,他都称道。然而,最叫他希奇的,就是他的羊群。他的朋友问他说,“这类的羊,我已见过许多,却从未见过这样壮大的。请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使羊长得这么好?”他回答说,“没有别的,我就是常为羊费心而已。”主耶稣是我们的好牧人。祂爱我们,照顾我们唯勤唯殷。愿人人都来投靠祂,接受祂的照顾,必不至缺乏。不仅如此,祂还要将永远的生命赐给凡相信接受祂的人(参福音故事中册,一五一页)。
 
金币仍在那里
德国太子查理,每到夏天经常去乡间旅行。一次,到了一个农家,看见一本圣经,就问那位农夫说,“你读这书吗?”农夫回答:“是,太子,每天读一章。”太子暗中取出金币一枚,夹在圣经里,就回去了。过了一年,太子又到那农家,问道:“你还读这经吗?”农夫回答:“是,每天一章。”太子说,“拿来给我看看。”太子找到夹钱之处,金币仍在那里,他对农夫说,“你对我说谎!你看,我去年夹在书中的金币,仍在这里;你若每天读一章,必定会发现。”许多基督徒也曾多次立志每天读一章圣经,结果却是读的断断续续,末了索性不读。我们读经应当殷勤,“当用各样的智慧,让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住在你们里面。”(西三16上)(参造就故事上册,二九页。)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些话,要放在心上;…也要将这些话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头带。(申六68
回首页